[实用新型]一种烧咀砖外壳及其烧咀砖无效
| 申请号: | 201120012326.8 | 申请日: | 2011-01-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451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24 |
| 发明(设计)人: | 宋书成;陈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亿博制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7B11/00 | 分类号: | F27B11/00;F27D1/04;C21D9/67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 地址: | 天津市西青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咀砖 外壳 及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处理设备技术改进,应用于罩式退火炉加热罩加热系统技术改进,特别是涉及一种烧咀砖外壳及其烧咀砖。
背景技术
罩式退火炉在冷轧行业应用非常广泛,因此研究该种设备如何节能、减排、环保和提高使用寿命,提高经济效益,对冷轧行业具有重要意义。
现有的烧咀砖及烧咀砖外壳如图1、2所示,设计烧咀砖截面尺寸偏小,烧咀砖与外壳之间用耐火纤维填充,外壳石砖不能效支撑烧咀砖,烧咀砖外伸过长处于悬臂状态。因此加热罩使用3~4年后烧咀砖会产生热疲劳,遇到震动烧咀砖端部易断裂脱落,使火焰的流向受到影响。由于烧咀砖端部断裂脱落,造成该部位炉壳烧成红色(俗称“透火”)严重影响了加热罩的使用寿命,也加大了加热罩的维修工作量。
原设计烧咀砖外壳的壳壁尺寸较小,难以对烧咀砖构成有数的保护和支撑,造成烧咀砖端部易断裂脱落。烧咀砖使用寿命降低40%~50%。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烧咀砖外壳对烧咀砖的支撑与保护,延长烧咀砖的使用寿命,
避免加热罩外壳因烧咀砖端部断裂脱落而引起的烧损,提供了一种烧咀砖外壳及其烧咀砖。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烧咀砖外壳1,该外壳底面是正方形的空心长方体,其中长方体顶部的平面为开口斜面,所述长方体的高增加50-150%。
进一步,所述长方体的底面正方形的边长增加5-50%。
进一步,所述烧咀砖外壳1开口处的四边环有加强板5。
进一步,所述加强板5为一体。
一种烧咀砖3,该烧咀砖3底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其中长方体顶部的部分为弧面,所述长方体中心处设有一烧咀砖孔2,所述长方体的底面正方形的边长增加5-50%。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通过改变烧咀砖及烧咀砖外壳的外形尺寸,烧咀砖外壳加厚钢板的设置有效加强了对烧咀砖的支撑和保护,有效防止了烧咀砖断裂脱落,避免了因烧咀砖脱落而产生的炉壳烧损。
2.延长了烧咀砖的使用寿命,烧咀砖可正常工作6~8年,避免了加热罩外壳的烧损,提高了加热罩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
图1是现有加热罩烧咀砖在烧咀外壳内的主视图;
图2是现有加热罩烧咀砖在烧咀外壳内的A-A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罩烧咀砖在烧咀外壳内的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加热罩烧咀砖在烧咀外壳内的A-A剖视图。
其中,1-烧咀砖外壳,2-烧咀砖孔,3-烧咀砖,4-耐火纤维层,5-加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如图3、4 所示,一种烧咀砖3,该烧咀砖3的底面为正方形的长方体,其中长方体顶部的部分为弧面,所述长方体中心处设有一烧咀砖孔2,所述长方体的底面正方形的边长增加25%。因加大烧咀砖截面尺寸,增加烧咀砖的强度,防止烧咀砖断裂脱落和脱落部位的炉壳烧损,提高使用寿命。
如图3、4 所示,一种烧咀砖外壳1,该外壳底面是正方形的空心长方体,其中长方体顶部的平面为开口斜面,所述长方体的高增加100%;所述长方体的底面正方形的长增加25%;所述烧咀砖外壳1开口处的四边环有一体的加强板5。因加大烧咀砖外壳1壳璧的尺寸,相对缩小了烧咀砖外伸长度。加强板的设计加强了外壳对烧咀砖的支撑和保护。
在工作的时候,将烧咀砖放入烧咀砖外壳1内,烧咀砖与烧咀砖外壳1之间设有耐火纤维层4。
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亿博制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亿博制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123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基于指纹法储存位置信息的实时定位系统及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