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心悬架弹簧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09702.8 | 申请日: | 2011-01-1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825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张涌森;杨国红;张桂军;杨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钱江弹簧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04 | 分类号: | F16F1/0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53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偏心 悬架 弹簧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弹簧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减震器的偏心悬架弹簧。
背景技术
悬架弹簧的种类较多,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1513496U一种汽车用变线径悬架弹簧,弹簧本体是由定长度的变线径弹簧钢丝卷绕而成的圆柱体,变线径弹簧钢丝的中间段为等径段,两端为变径段,使得弹簧本体的两端弹簧刚度小,中间弹簧刚度大,具有变刚度的特性,这种结构为直筒形且两端齐平。又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1475222U车用的其中一端为弹簧锥形体的悬架弹簧,包括一根弹簧钢丝绕成的螺旋状弹簧主体,弹簧主体的一端弹簧体为锥形体。再如专利公告号为CN101307805A多重变刚度汽车悬架弹簧,由一根弹簧丝卷绕成螺旋状,特征是弹簧丝的直径自中间部位向两端部位由大变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减震器悬架弹簧存在平顺性差、压并高度大、弹簧下托盘重量大以及弹簧对减震器侧向力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弹簧主体两端弹簧体轴心不同轴,且成两端弹簧圈直径逐渐缩小的偏心悬架弹簧。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偏心悬架弹簧,包括一根弹簧钢丝绕成的螺旋状弹簧主体,所述的弹簧主体轴向的中间部位直径大,弹簧主体两端的直径逐渐减小,弹簧主体的两端分别为左端和右端,所述的左端弹簧体轴心和右端弹簧体轴心偏心设置。偏心主要是轴向偏心,采用中部呈凸形的螺旋弹簧,工作时压并过程,左、右两端弹簧体往中间部位直径大的弹簧圈套中间缩入,这样会减小压并高度,使弹簧在相同大小的空间中拥有最长的工作行程;左、右两端的弹簧体内缩后,可采用较细的弹簧钢丝制作,本弹簧的一端与下托盘配合,由于左端和右端的直径逐渐减小,下托盘的体积也随着减小,使弹簧下托盘轻量化;弹簧轴向有三条中心线,这种偏心设计,造成弹簧左、右两端受力不在同一轴线上,由于支撑距离大,使弹簧在主要工作范围内对减震器侧向力减小。
当车辆在路面较平时采用弹簧刚度小的一段行程,达到车辆柔和的感觉,在道路很坎坷时采用弹簧刚度大的一段行程,避免车辆摇晃颠簸,有效提高了车辆的乘坐舒适性,且占用的装配空间小,材料的消耗量低。解决了现有的汽车悬架弹簧刚度不能变化,车辆行驶时乘坐人员感觉到很颠簸,以及采用变节距或变弹簧外径的方式时尺寸较大,占用装配空间和材料消耗也大,不利于车辆轻量化的问题。能承受高频往复压缩运动,在承受较大冲击时弹簧之间碰撞而不易发出噪声的悬架弹簧。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主体的节距从中部起向左端弹簧体逐渐缩小;弹簧主体的节距从中部起向右端弹簧体逐渐缩小。整个弹簧主体两头小中间大,两端逐渐小呈锥形。
作为优选,所述的弹簧主体两端的直径逐渐减小的弹簧体中,相邻的两圈弹簧钢丝中,小直径弹簧钢丝的外径比大直径弹簧钢丝的内径小。压并时,小直径弹簧能内缩入相邻的大直径弹簧的内圈中。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端弹簧体钢丝端部与左端最后一圈弹簧体在同一平面内。左端弹簧体装配在弹簧下托盘中,保证稳定。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端弹簧体轴心和右端弹簧体轴心位于弹簧主体中部位置的中心线同一侧。左、右两端的弹簧体的中心线朝弹簧主体中心轴的一个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的左端弹簧体轴心线和右端弹簧体轴心线位于弹簧主体中部位置的同一个轴向截面上。把弹簧主体切一横截面,则左、右端弹簧体的轴心线位于同一条直径线上,偏移的距离大小不等。
本发明的有效效果是:缩小压并高度,使弹簧在相同大小空间中拥有更大的工作行程;减轻弹簧重量;实现弹簧下托盘轻量化;使弹簧在主要工作范围内减小对减震器的侧向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 弹簧主体,2. 左端,3. 右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本实施例一种偏心悬架弹簧,用一根弹簧钢丝绕成的螺旋状的弹簧主体1,弹簧主体1的两端分别为左端2和右端3,弹簧主体1的中间部位直径大,左端2和右端3的直径逐渐减小且直径相等。弹簧主体1从中部位置起,向左端2、右端3的弹簧节距也逐渐缩小。逐渐减小的弹簧体,其中相邻的两圈弹簧钢丝中,小直径弹簧钢丝的外径比大直径弹簧钢丝的内径小0.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钱江弹簧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钱江弹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97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摩托车用低噪音链轮
- 下一篇:水冷轴承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