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型卡箍拆装工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20004140.8 | 申请日: | 2011-01-0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19136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1-08-0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双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5B27/02 | 分类号: | B25B27/02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3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卡箍 拆装 工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辅助工具,适用于汽车装配件卡箍拆装的工具,具体的说是一种E型卡箍拆装工具。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装配中,普遍采用E型卡箍与卡槽配合将两个部件固定连接起来,安装过程中一般采用钳子、改锥、榔头等工具进行拆装。在汽车装配过程经过流水线生产完成后,检查中经常发现一些通过E型卡箍连接的零部件存在故障,需要更换,而此时汽车已安装完毕,可操作空间较小,通用工具拆卸不方便,常常需要拆卸其他已装配的零部件,才能完成对E型卡箍拆卸。采用上述方法,在排故过程中,不仅操作不方便,而且也容易造成对其他零部件的伤害,产生二次故障。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避免因拆卸汽车卡箍时造成其他零部件损伤而出现二次故障,结合排故维修者习惯,设计的一款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拆卸E型卡箍的专用工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E型卡箍拆装工具,由杆、叉头和锤头组成,杆的两端分别设有叉头和锤头。所述叉头为长方形薄板件,其一长边设有叉钩,且与薄板面垂直。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E型卡箍拆装工具替代了采用钳子、改锥、榔头等工具进行拆装,在操作空间较小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对其他零部件的伤害,其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E型卡箍拆装工具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E型卡箍拆装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对E型卡箍进行拉的方式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对E型卡箍进行推的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对E型卡箍进行挑、拨的方式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对E型卡箍进行镦的方式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对E型卡箍进行敲的方式示意图。
图中:1-杆、2-叉头、3-锤头。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作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和图2,一种E型卡箍拆装工具,由杆1、叉头2和锤头3组成,杆1的两端分别设有叉头2和锤头3。叉头2为长方形薄板件,其一长边设有叉钩,且与薄板面垂直。
E型卡箍拆装工具的叉头2由3mm厚45×60mm长方形钢板的一长边折叠90°后打磨制成叉钩,叉钩的高约为5mm。杆1为长400mm的φ10钢筋。锤头3用12mm厚50×80mm长方形钢板制成,分别将叉头2和锤头3焊接于杆1的两端,且叉头2的叉钩朝外。
使用时,将E型卡箍拆装工具的叉头2伸进需要拆装E型卡箍的部位零部件之间的间隙中,根据E型卡箍的安装方向,用叉头2勾住E型卡凸缘内边,采用推、拉、挑、拨等方式将E形卡箍从卡槽内拆卸下来,参见图3至图5;用叉头2拉、推或用锤头3敲、镦等方式对E型卡凸缘的外边挤压将E形卡箍装进卡槽内,参见图4至图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昌河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200041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驱动轴用TJ型等速万向节拆卸装置
- 下一篇:小型组合螺丝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