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与控制装置的模组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61633.9 | 申请日: | 201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50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春长 | 申请(专利权)人: | 贺欣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5B69/00 | 分类号: | D05B69/00;D05B69/10;D05B69/30;D05B7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聚增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控制 装置 模组 结构 | ||
发明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结构上的整合,尤指一种将马达装置与控制装置组装为一体以供使用的模组化结构,其中马达装置可选择性单独使用。
背景技术
缝纫设备初步针对不同使用者的使用目的,可将缝纫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先分为全自动化与半自动化的工业用和家用产品设备,且伴随着操作者对于缝制功能各种不同的需求、多样化缝制要求以及缝纫设备自身技术的提升的下,缝纫设备的种类也相应地随之增加。
于市场和消费结构的调整下,缝纫设备的产品结构从中低速转向高速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同时更导入电子、电机技术,使缝制设备开始广泛的应用,以现有的工业用缝纫设备为例,如图1中所示,缝纫设备90是装置于一作业用的工作台91,缝纫设备90包含有一缝纫机92、一驱动装置93与一控制装置94,其中分别将缝纫机92装置于工作台91上方,而于工作台91下方配置驱动装置93,并于驱动装置93的下方固定有控制装置94,以利用控制装置94导入电子电机技术,使工业用缝制设备电子化,大幅降低操作技术门坎,且能以自动化机械来取代部分需操作者手动作业步骤,所以为因应各式缝制要求,使得各种不同功能的缝纫设备种类也如雨后春笋般一一现世,以供操作者选择利用。
于此上述前提下各家制造商所设计生产的缝纫机92为因应缝制要求而有需要不同输出动力的驱动装置93,且为应用于各式操作作业步骤而要搭配不同控制装置94,使现有的缝纫设备90通常必需配合缝纫机92功能选用适当的驱动装置93与控制装置94,因此现有的缝纫设备90如图1中所示,其工作台91下方的驱动装置93与控制装置94已占去工作台91下方大部分空间,再加上工作台91上方的缝纫机92所占空间,造成工作台91可供操作者使用空间被缝纫设备90大幅限制,特别是对于尚需操作者手动作业的步骤流程带来空间上的阻碍,也增加了不便利性,使原本自动化操作所能缩短作业时间、简化操作步骤流程以及其所带来的操作便利性的功效打了折扣。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发明人是针对现有缝纫设备所包括的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两者的配合结构进行改良,提供一种模组化的驱动装置与控制装置的配合结构,以将一驱动模组与控制模组两者一体组装提供给操作者使用,达到减缩现有缝纫设备对操作者使用空间的限制,提升整体作业流程的便利性,并同时保有原自动化操作的优点。
本发明中的模组结构中的驱动、散热模组透过壳件组合而能模组化为一可供单独使用的的核心马达装置,且马达装置藉由其它壳件的组合而能模组化组合不同功能模组一起搭配使用,而于有特殊缝纫需求的情况下,其功能模组也能利用壳件单独分离出来搭配马达装置共同使用,使马达装置可藉壳件组合以因应不同缝纫需求而能模组化搭配各种功能模组一并使用,以扩大整体适用范围,并具有模组化搭配的灵活应用特点。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包括一第一壳件,该第一壳件具有一第一内筒体与一第一外罩体,该第一外罩体包覆该第一内筒体外侧;一第二壳件,该第二壳件装置于该第一壳件一端,且于两壳件之间形成有一第一装置区。
该第一装置区中装置有一驱动模组,该驱动模组包括有一传动轴,该传动轴一端穿出该第一装置区并于其上装置有一皮带轮。该皮带轮两侧各设置有一皮带轮盖,用以将皮带轮夹于两皮带轮盖内部并组装为一体。
该传动轴上设有一驱动组件,该驱动组件包括一定子与一转子。
该第一内筒体设有一第一散热孔组,该第二壳件设有一第二散热孔组。
该第一内筒体与该第一外罩体之间夹设有一第一散热孔组,且该第二壳件对应该第一散热孔组的位置设有一第二散热孔组。
该第一散热孔组具有四第一散热孔,该第一散热孔分别位于该第一内筒体与该第一外罩体之间所夹的四角落处,该第二散热孔组各具有四第二散热孔,该第二散热孔分别位于该第二壳件封闭端的四角落处。
于本发明的模组结构中,该第二壳件开放端可选择装置一第二端板或是一第三壳件并于其间形成有一第二装置区,且于该第二装置区中装置有一散热模组。
该散热模组包括有一风扇、一贯穿该第二壳件的第二进气孔组以及一自该第三壳件往该第二装置区延伸的第二鳍片组,该第二进气孔组包括多数贯穿该第二壳件以与外部相通的进气孔,且该第二鳍片组包括多数用以导热的鳍片。
于该第二壳件嵌设有一导流盖,以将该风扇夹设于该第二壳件与该导流盖之间。该导流盖对应该风扇位置设有一导流口,且该导流口开口范围小于该风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贺欣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贺欣机械厂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6163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公路路面防冰冻装置
- 下一篇:飞机前起落架拆装车及其控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