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区间盾构隧道施工用无负环始发施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56162.2 | 申请日: | 2011-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5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 发明(设计)人: | 范恒秀;卓普周;杨永强;牛业新;李宽;高永琪;朱宏堂;邵海清;田黎明;栾丽君;栾丽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21D11/04 | 分类号: | E21D11/04;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 地址: | 71005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区间 盾构 隧道 施工 用无负环 始发 方法 | ||
1.一种区间盾构隧道施工用无负环始发施工方法,施工所用的盾构机(5)包括盾构机盾体和与所述盾构机盾体相配合使用的后配套设备,所述后配备设备包括管片运输设备(10)和多节相互连接为一体的后配套台车(6),所述管片运输设备(10)安装在所述盾构机盾体与多台所述后配套台车(6)中位于最前侧的后配套台车(6)之间,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隧道初始段施工:采用矿山法施工方法,对需施工隧道(1)的隧道初始段进行开挖施工;
步骤二、钢筋混凝土导台施工:在步骤一中已施工完成的隧道初始段内侧底部,且沿所述隧道初始段的隧道中心轴线施工一个钢筋混凝土导台(2);所述钢筋混凝土导台(2)的横断面为弧形;
步骤三、盾体导向装置安装:在步骤二中已施工完成的钢筋混凝土导台(2)中部和左右两侧分别安装一个盾体导向装置(3),所述盾体导向装置(3)的数量为三个,三个所述盾体导向装置(3)呈平行布设,且钢筋混凝土导台(2)左右两侧所安装的两个盾体导向装置(3)呈左右对称布设;三个所述盾体导向装置(3)组成对所述盾构机盾体整体进行向前移动的移动轨道,且三个所述盾体导向装置(3)的布设位置与所述盾构机盾体的下部结构相对应;
步骤四、盾构机盾体组装:按照常规盾构机盾体的组装方法,完成所述盾构机盾体的组装过程;
步骤五、盾构机盾体整体前移:采用前移驱动机构且利用所述移动轨道,将步骤四中组装完成的盾构机盾体移动至所述隧道初始段内用于拼装零环管片的拼装位置;
步骤六、反力架安装:按照常规的反力架安装方法,在步骤五中前移到位的所述盾构机盾体后侧安装所述盾构机(5)始发掘进时所需的反力架(4);
步骤七、后配套设备连接:按照常规的盾构机组装方法,在步骤五中前移到位的所述盾构机盾体上连接所述后配套设备;
步骤八、零环管片拼装:按照常规的零环管片拼装方法,在反力架(4)的基准环上拼接零环管片;
步骤九、盾构机始发掘进:按照常规的盾构机始发掘进方法,且利用步骤六中安装到位的反力架(4),完成所述盾构机(5)的始发掘进过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区间盾构隧道施工用无负环始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隧道初始段为内径Φ6500mm±500mm的初支隧道,且所述隧道初始段的纵向长度不小于所述盾构机盾体的长度;步骤二中所述钢筋混凝土导台(2)对应的圆心角为60°±5°,所述钢筋混凝土导台(2)的内径为R3150mm±200mm且其外径为R3300mm±200mm。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区间盾构隧道施工用无负环始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钢筋混凝土导台(2)为采用强度不低于C30的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导向平台。
4.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区间盾构隧道施工用无负环始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三个所述盾体导向装置(3)的纵向长度均不大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导台(2)的纵向长度;所述盾体导向装置(3)为下部预埋在钢筋混凝土导台(2)内的平直钢板条、槽钢或钢轨。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区间盾构隧道施工用无负环始发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盾构机盾体包括由前至后组装为一体的前盾(5-1)、中盾(5-2)和盾尾(5-3),所述前盾(5-1)前部安装有刀盘(5-4),中盾(5-2)后侧安装有管片拼装机(5-5),且所述前盾(5-1)与所述管片运输设备之间安装有螺旋输送机(5-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616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