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节能大口径钢管及金属构件的防腐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51236.3 申请日: 2011-12-28
公开(公告)号: CN102518911A 公开(公告)日: 2012-06-27
发明(设计)人: 杜壮;唐舫成;王明辉;汪加胜;李文革 申请(专利权)人: 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F16L58/10 分类号: F16L58/10
代理公司: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代理人: 王振英
地址: 510530 广东省***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效 节能 口径 钢管 金属构件 防腐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高效节能大口径钢管及金属构件的防腐方法,更具体地说,本发明的防腐方法采用环氧粉末、PE热熔胶粉末两层材料作为防腐层材料。

背景技术

钢质管道在国内外油田修路、输气线路、煤矿建设、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钢管防腐涂层历经多年的发展演变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格局,主要包括2/3PE防腐、2/3PP防腐、沥青玻璃丝布防腐、玻璃钢防腐、环氧煤沥青漆防腐、环氧粉末涂料防腐、聚乙烯粉末涂料防腐等等。其中应用较多的是3PE防腐。所谓的3PE防腐是以厚度不低于100um的环氧粉末涂层为底漆层,以厚度不低于100um的热熔胶粘剂作为中间层,以厚度不低于2.5mm的PE夹克料作为最外层制成的三层防腐材料。

长输钢质管道三层PE涂层的优越性是将底层环氧粉末、中间粘结剂层和外层聚乙烯结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使该涂层具有熔结环氧粉末(FBE)涂层和聚乙烯(PE)涂层的双重优点。

但是,3PE防腐层也有其自身的缺陷。首先,传统上国内外钢质管道三层PE涂层成型全部采用挤出机分别挤出中间粘结剂和外层聚乙烯,使其包覆在环氧底胶外面,对于每一套生产成型装置,需要两大挤塑装置,能耗偏大。其次,传统工艺由于热熔胶粘剂层和夹克料层挤出的都是膜片,无论采用缠绕成型或是挤压包覆成型,对于螺旋焊钢管或直缝焊钢管,焊缝防腐层的厚度总会减薄,并且由于负压过小或碾压滚轮碾压不密实,焊缝侧总存在缺陷。另外,在低温状态下,由于中间粘结剂层与环氧粉末底胶不存在物理渗透,防腐层受到外界冲击时,防腐层冲击区可能发生破损。在-30℃左右对防腐层进行尖利物冲击试验,容易造成防腐层冲击部位整体破碎。这就是因为在环氧粉末胶化状态下进行热熔胶粘剂层热带缠绕时,两种材料分子间没有渗透,只进行了化学键结合的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节能大口径钢管及金属构件的防腐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高效节能大口径钢管及金属构件的防腐方法,采用喷涂设备涂装所述大口径钢管及金属构件表面,在所述大口径钢管及金属构件表面形成防腐层,防腐层底层为环氧粉末,外层为具有夹克料性能的PE热熔胶粉末。所涉及防腐层材料卫生性能好,安全环保,无溶剂滞留,粘结力强,粘接持久性好。底层环氧粉末能够与金属发生化学作用,使防腐层与受保护本体材料紧密结合。外层PE热熔胶粉末与环氧粉末粘结效果好且具备夹克料的性能,力学性能优异,耐应力开裂性、耐腐蚀性好,同时具备良好的流平性能,防腐层外观平整美观。

进一步,所述环氧粉末密度1.3-1.5g/cm3、软化点80-100℃、环氧值0.10-0.25eq/100g、数均分子量1400-3400、200℃时胶化时间≥12s、固化时间≤3.0min、粒径分布上150μm筛上粉末≤3.0%、250μm筛上粉末≤0.2%,所述环氧粉末涂层厚度8-20丝。所述具有夹克料性能的PE热熔胶粉末的软化点100-120℃、熔点110-135℃、伸长率600-900%、拉伸强度13-25MPa、熔融指数5-8g/min、60目滤网通过率80-100%、与所述环氧粉末复合后23℃剥离强度100-150N/cm。

环氧粉末与PE热熔胶粉末本身的特性以及粒度形状、粒径大小及分布决定了涂装方式,所述环氧粉末采用静电喷涂工艺完成,该静电喷涂工艺可采用高压静电喷涂或摩擦静电喷涂,优选高压静电喷涂。所述具有夹克料性能的PE热熔胶粉末可采用流化床浸涂、幕帘式撒粉上涂或火焰喷涂集中方式完成涂装,优选幕帘式撒粉工艺涂装。

进一步,采用所述静电喷涂工艺涂装环氧粉末底胶时,喷涂电压60-80KV,喷枪头至所述大口径钢管及金属构件本体之间的距离100-300mm,供粉气压0.05-0.20MPa,喷粉量100-200g/min,环氧粉末沉积效率80-98%;采用幕帘式撒粉工艺涂装具有夹克料性能的PE热熔胶粉末时,喷出的具有夹克料性能的PE热熔胶粉末表面温度200-250℃,自然流平,供粉量100-1800g/min,具有夹克料性能的PE热熔胶粉末沉积效率70-9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鹿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512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