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矮型铰接式胶轮运输车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38447.3 | 申请日: | 2011-12-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301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04 |
| 发明(设计)人: | 赵海兴;张学荣;赵秀梅;王清雨;谢龙;郭培燕;王庆祥;王斌;陈永峰;杨振声;赵瑞萍;王帆;戴志晔;王素慧;杨小风;石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D53/00 | 分类号: | B62D53/00;B62D21/18;B60K17/06;B60T11/10 |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任林芳 |
| 地址: | 030006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低矮 铰接 胶轮 运输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煤矿井下辅助运输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矮型铰接式胶轮运输车。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防爆胶轮运输车,由于车体高度高,大多是适用于厚及中厚煤层的煤矿井下使用,对于薄及较薄煤层的运输设备还不完善,亟需开发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提供一种适用于薄及较薄煤层的运输设备,即低矮型的铰接式胶轮运输车。
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低矮型铰接式胶轮运输车,包括前机架、后机架以及客厢、前驱动桥、后支撑桥,后机架与客厢为整体结构,后机架包括与前机架铰接连接的铰接部以及与铰接部焊接为一体的机架纵梁,机架纵梁为槽型结构,车辆的钢板弹簧悬架吊耳镶嵌安装在机架纵梁内部,机架纵梁作为客厢的支撑部分与框架结构的客厢体型钢焊接为一体;前驱动桥包括桥壳、主减速器、左轮边减速器以及右轮边减速器,主减速器的输入端设置有弹簧制动、液压释放方式的中央湿式驻车制动器,左、右轮边减速器处设置有给油制动、卸油释放方式的行车制动器;后支撑桥包括支撑梁部分和湿式制动器部分,支撑梁部分包括截面为圆形的棒状梁,棒状梁上安装悬架的部位上下均为平面,上下平面分别焊接有上托板和下托板,上、下托板的支架通过加强筋连接,上、下托板外侧的棒状梁两端分别设置法兰盘,法兰盘与液压制动、弹簧释放的湿式制动器连接,法兰盘外侧设置与湿式制动器配合的止口。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整车高度低,采用铰接一体化结构设计,以柴油发动机为动力,并进行了防爆设计,驾驶室为左侧正向全封闭驾驶,液压油缸转向,后机架与客厢为整体结构。柴油发动机通过离合器、变速器、分动厢、传动轴、前驱动桥完成行走驱动功能。设计先进,结构紧凑,安全稳定可靠、人员乘坐舒适,适合薄及较薄煤层矿井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后机架客厢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图,
图5为前驱动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后支撑桥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俯视图。
图中:1-驾驶室,2-前驱动桥,3-后支撑桥,4-悬架,5-铰接部,6-客厢体型钢,7-机架纵梁,8-客厢顶板,9-客厢底架,10-客厢底板,11-客厢侧板,12-客厢后板,13-桥壳,14-主减速器,15-左轮边减速器,16-右轮边减速器,17-驻车制动器,18-行车制动器,19-棒状梁,20-上托板,21-下托板,22-法兰盘,23-湿式制动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的前部为前机架,后部为后机架及客厢,中间有铰接部联为一体。在前机架的上部中间位置设有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前部为散热器,右部设有废气处理厢、柴油厢、空气滤清器,后上部设有液压油厢及补水厢,液压油厢及补水厢后部设有气罐。前机架左部设有驾驶室,驾驶室的座椅下方为电源厢。铰接部是铰接联接前机架及后机架的,在铰接部上分左右对称设有左转向油缸,右转向油缸。后机架与客厢为整体式,在客厢后下部设有左后灯、右后灯及语音倒车报警器。前机架的下部分左右对称设有左前轮、右前轮,左右前轮装在前驱动桥上,前驱动桥与前下传动轴联接,前上传动轴前部联接变速厢,后部联接分动厢。后机架下部分左右对称设有左后轮及右后轮,左右后轮装在后支撑桥上,同时,左右后轮各装有左右后轮制动器。柴油发动机联接离合器,离合器与变速厢相联接,变速厢联接上传动轴,上传动轴与分动厢输入端相联接,分动厢输出端联接下传动轴,下传动轴与前驱动桥相联接。后支撑桥联接左右后轮,通过机架与前桥形成动力传递、变速、传动、轮边减速、行走传动链。 液压油厢通过液压油泵、液压阀块、液压管路与左右转向油缸联接。驾驶室为左侧正向驾驶,全封闭结构。各联接部由销轴、螺栓固定,各润滑部由自动润滑、油孔加油润滑,各密封部由密封圈密封。
本发明为满足整车高度需求,客厢及后机架设计为整体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满足车轮和悬架传来的牵引力和制动力的冲击,同时要考虑铰接部位的连接、后从动桥及悬架装置的安装要求;针对煤矿井下的特殊要求,客厢设计需满足乘坐人员的要求,设计有座椅、扶手及天窗,前后窗采用钢化玻璃推拉式,通风好,客厢内设置报警按钮,便于乘员与司机沟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84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