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遮阳板转轴的加工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38206.9 | 申请日: | 2011-12-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7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毛才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舟山市恒瑞汽配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山市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遮阳板 转轴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遮阳板的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指一种遮阳板转轴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遮阳板转轴是遮阳板里面中重要部件之一,它关系到整个遮阳板的功能和操作稳定性。现有技术中,加工遮阳板转轴一般包括以下步骤:粗磨、冲压平面、打磨平面、精磨、弯管。这种传统工艺制作出来的遮阳板转轴,虽然也能较好地转动遮阳板,但是由于先冲压平面会使其转轴弯曲,以及平面二边凸出,需要对平面处进行二次修磨,不仅给无心磨床的加工造成困难,而且不能保证圆弧的R角度,造成旋转角度不稳定,使转轴与卡簧配合时发生异响;同时,由于二次修磨使转轴的管壁厚度变薄,会使转轴在圆弧的R角度的强度减弱,使用寿命变短,所以该遮阳板转轴的加工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使用寿命长、旋转效果好、操作工艺简单的遮阳板转轴的加工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本种遮阳板转轴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一、粗磨,将转轴粗磨至规格尺寸;
二、精磨,将粗磨后的转轴精磨至要求的精度;
三、弯管,将精磨后的转轴弯曲至规定的角度;
四、冲压,将弯曲后的转轴侧面冲压出一段能使其与卡簧相互配合转动的平面,在冲压平面的同时在平面的中部轴向冲压出条形的凹槽。
五、电镀,将转轴表面电镀上一层不锈钢层。
作为改进,所述步骤一中粗磨在无心磨床上进行。
再改进,所述步骤二中精磨在无心磨床上进行。
再改进,所述步骤三中弯管在弯曲的模具中用手工弯曲而成。
再改进,所述步骤四中冲压时,在转轴两侧设置有能使平面与转轴形成圆弧半径为R1和R2的模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先弯管、再冲压平面和凹槽:先弯管,可以用弯管角度来控制平面的角度,保证了平面角度的准确性,从而达到旋转角度的稳定和弯管加工的方便;然后冲压平面和凹槽,不会造成转轴弯曲和平面两边圆弧角凸出,即冲压时,转轴本体由原来向外扩涨部分转变为从中部凹槽下沉,从而不需要进行二次修磨而使无心磨床加工更方便,这不仅减少了加工环节,使操作更方便、更容易,而且保证了平面两边圆弧的R角度不受影响,使旋转角度更稳定,转轴与卡簧配合时不会发生异响;同时,平面两边R角度的圆弧管壁厚度不变,使平面两边圆弧R角度的强度不受损失,有效地延长了转轴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遮阳板转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I部的放大图;
图3为图2中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遮阳板转轴的加工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一、粗磨,将转轴置于无心磨床上粗磨至规格尺寸;
二、精磨,将粗磨后的转轴继续置于无心磨床上精磨至要求精度;
三、弯管,再将精磨后的转轴放在弯曲的模具中用手工弯曲至规定的角度;
四、冲压,将弯曲后的转轴侧面冲压出一段能使其与卡簧相互配合转动的平面2,并且在平面2的中部轴向冲压出一段条形的凹槽4,在冲压平面2时,在平面2前后两边设置有模具,该模具能使转轴前后两侧形成设定的圆弧半径R1和R2。
五、电镀,将转轴表面电镀上一层不锈钢层。
以下对本加工方法制得的遮阳板转轴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5所示,本遮阳板转轴,包括有转轴本体1,转轴本体1为表面电镀有一层不锈钢层的空心管。转轴本体1包括有头部11和主体12,头部11和主体12相互垂直且连接处呈圆弧形。在主体12上设置有能使转轴本体1与卡簧相互配合转动的平面2,平面2设置在主体12的中部,在平面2上轴向设置有条形的凹槽4。凹槽4将平面2分隔为前后平面21、22,前平面21与主体12侧面形成圆弧,其半径为R1,后平面22与主体12侧面形成圆弧,其半径为R2。凹槽4可设置在平面2的中部,且R1=R2,凹槽4还可设置在平面2的偏心位置,且R1>R2或R2>R1。头部11和主体12为整体管一次性弯曲而成的整体结构。在主体12的端部还设置有一段向内凹陷的凹形槽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舟山市恒瑞汽配有限公司,未经舟山市恒瑞汽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82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窑炉的窑池熔化部结构
- 下一篇:具有动态带宽分配功能的无源光网络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