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手性双胺双膦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430282.5 申请日: 2011-12-20
公开(公告)号: CN102553646A 公开(公告)日: 2012-07-11
发明(设计)人: 朱红平;吴翊乐;李岩;林汉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
主分类号: B01J31/24 分类号: B01J31/24;C07F19/00;C07F15/00;C07F9/6553;C07F9/50;C07B41/02;C07B53/00;C07C29/143;C07C33/20;C07C41/26;C07C43/23;C07C33/46;C07C33/34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手性 双胺双膦 金属 化合物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杂原子环膦基的手性双胺双膦后过渡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该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催化芳香酮不对称转移氢化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手性分子可以通过不对称催化合成得到。在不对称催化中,手性配体结合金属或手性配体金属化合物对这些分子的合成起着立体调控的作用。PNNP结构的手性配体是一类很重要的配体,可以有效地用于光学活性醇的制备,而光学活性醇又是制备α-芳香胺醇类手性药物的主要中间体,如支气管扩张药沙丁胺醇(Salbutamo)、抗抑郁药氟西丁(Fluaxetine)等。1996年,Widhalm(J.Organomet.Chem.,1996,523:167)报道了如结构式I-A的PNNP手性配体,该配体的钌化合物可以用于碳碳不对称偶联催化反应,但产物的ee值不是很好;同年,Trost等人(J.Am.Chem.Soc.,1996,118:6520)报道了如图I-C的PNNP手性配体,与金属钯化合物结合可以不对称催化含烯基基团的脱酯碳碳偶联反应,产物的ee选择性在29%~92%变化。2007年,Zhang等人(Tetrahedron Lett.,2007,48:585)则报道了如结构式I-B的又一种PNNP结构类型的配体,该配体用于与Trost相似的催化体系,产物的ee选择性提高到82%~98%。

结构式I-C中的双胺双膦结构的手性配体又可衍生出如结构式II-A和II-B中的类型,即酰胺键可以变为亚胺或胺类结构,同时,双胺上的手性导入基团也可以变化,如刚性的环类或相对柔性的非环类基团,这些工作主要由高景星以及Noyori等完成,并用于芳香酮的不对称转移氢化(Organometallics,1996,15:1087;中国专利CN 1168889A;CN 1513598A)。而P上的芳基基团的变化也有报道,如苯基基团(Ph)变换为4-CF3C6H4、2-MeC6H4、3,5-(CF3)2C6H3,其钌配合物催化剂可用于烯烃环氧化不对称催化(Tetrahedron,Asymmetry,2003,14:845)。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性双胺双膦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手性双胺双膦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在制备手性芳香醇中的应用。

所述手性双胺双膦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的结构式如下:

其中,R为噻吩基、呋喃基、噁唑基、咪唑基、苯并呋喃基、苯并噻吩基等杂环基团及其衍生物,也可以是杂原子取代的芳基如五氟苯基,首选噻吩基或五氟苯基;M为后过渡金属,尤其是Ru、Pd、Ir、Rh、Os、Cu等;X为负一价的阴离子基团,可选自卤素离子、氢负离子、氢氧根离子、腈根离子、异硫腈根离子、含C1~C18的羧酸根离子、含C1~C18的醇根离子、含C1~C18的胺根离子、含C1~C18的烷基、芳香基等中的一种;n为0、1、2或3。

后过渡金属M与P、N之间的作用可以是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弱的电子给体与受体之间的作用,或没有任何作用;这种作用行为可以存在于固态,也可以存在于溶液中。

后过渡金属M与R基团中的杂原子之间的作用可以是配位键、弱的电子给体与受体之间的作用,或没有任何作用;这种作用行为可以存在于固态,也可以存在于溶液中。

所述手性双胺双膦金属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含杂原子环基氯化膦,具体步骤如下:

(1)在-78~0℃的温度范围内,三氯化磷(PCl3)与二乙基胺(NHEt2)按摩尔比1∶1在有机溶剂A中反应后得到产物二乙胺基氯化膦(PCl2(NEt2));

(2)在-78℃至回流温度范围内,将二乙胺基氯化膦与含杂原子环的金属有机化合物MR按摩尔比1∶(2~5)在有机溶剂B中反应后得到含杂原子环基氯化膦(P(NEt2)R2);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3028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