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浮动式球形转叶式舵机有效
申请号: | 201110424794.0 | 申请日: | 201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563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7-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仁;高海平;杜经民;傅晓云;杨钢;潘灵勇;高隆隆;仇彦凯;李罡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H25/30 | 分类号: | B63H25/30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李佑宏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浮动 球形 转叶式 舵机 | ||
1.一种浮动式球形转叶式舵机,包括:上缸体(8)、下缸体(2)、转子(4)、多个转叶(60)和多个定叶(7),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缸体(8)和下缸体(2)固连,内部形成空腔,球形转子(4)安装在上述空腔内,与舵机的舵柄通过胀套固连,所述转叶(60)和定叶(7)沿径向均匀间隔布置在转子(4)外周,并容置于所述空腔内,其中转叶(60)与转子(4)固定连接,定叶(7)安装在所述空腔内,所述转叶(60)和定叶(7)将所述空腔分割成相互独立的多个密封腔,各密封腔交替间隔地与液压系统的高压油路和低压油路连通,使得在密封腔室间形成压差,进而推动转叶(60)带动转子(4)旋转,实现舵机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动式球形转叶式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相互独立的多个密封腔中,相互间隔的密封腔通过下缸体(8)内的流道连通,从而使各密封腔形成为两组密封腔,其中一组密封腔与液压系统的高压油路连通,另一组与低压油路连通,使得在密封腔室间形成压差,进而推动转叶(60)带动转子(4)旋转,实现舵机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浮动式球形转叶式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叶(60)两端套有套筒(44),并通过螺钉(45)与转叶(60)固连,套筒(44)与转叶(60)端面之间的沟槽里浮动安装有密封圈保持架(42),第一密封圈(63)通过第一连接压盖(55)压紧在密封圈保持架(42)上,该密封圈保持架(42)上安装有转叶密封圈支撑块(62),实现转叶(60)与空腔的动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浮动式球形转叶式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叶(7)上通过第二连接压盖(55)固定安装有第二密封圈(63),定叶(7)上的沟槽内安装有定叶密封圈支撑块(46),其与转子(4)形成摩擦副,实现定叶(7)与转子(4)的密封。
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浮动式球形转叶式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叶(7)可在空腔内沿转子(4)浮动,以自适应转子的偏心或偏转运动。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浮动式球形转叶式舵机,其特征在于,在转子(4)与上缸体(8)之间的空腔内还设置有油封(40)和调整环(41),并通过第一压盖(38)压紧,该第一压盖(38)与上缸体(8)固连,通过定位销(48)定位,用于实现转子(4)与上缸体(8)之间的密封。
7.根据权利要求1-6之一所述的浮动式球形转叶式舵机,其特征在于,在转子(4)与下缸体(2)之间的空腔内还设置有油封(29)和调整环(28),并通过第二压盖(30)压紧,该第二压盖(30)与下缸体(2)固连,用于实现转子(4)与下缸体(2)之间的密封。
8.根据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浮动式球形转叶式舵机,其特征在于,上缸体(8)与下缸体(2)的环形沟槽内均设置有O型圈(11)以及缸体密封圈(12),用于实现上缸体(8)和下缸体(2)与外界的密封。
9.根据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浮动式球形转叶式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缸体(8)与下缸体(2)的内表面上还设置有衬垫,用于承载转子(4)及外负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浮动式球形转叶式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材料为玻璃纤维增强聚四氟乙烯或聚乙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479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皮革挂晾传送机的驱动机构
- 下一篇:汽车后排座椅中间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