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的判定方法及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24602.6 | 申请日: | 2011-1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57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侯秀华;万国晖;杨永强;王玉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B01D65/10 | 分类号: | B01D6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吴大建;卢绮琴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渗透 微生物 污染 判定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判定方法,包括:
步骤A,对取样瓶进行灭菌处理;
步骤B,分别对反渗透进水、产水和浓水进行取样,并对样品进行保存;
步骤C,反渗透进水、产水和浓水的微生物检测;
步骤D,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程度的判定;
其中,步骤D根据步骤C测得的样品菌落总数以及浓水中菌落总数与钠离子或氯离子之间的浓缩倍率的比值来判定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程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判定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指标包括:
当进水中菌落总数小于103cfu/mL且浓水中菌落总数与对应系统中钠离子或氯离子之间浓缩倍率的比值小于2时,则判定反渗透膜未发生微生物污染;
当进水中菌落总数为103~104cfu/mL,且浓水中菌落总数与对应系统中钠离子或氯离子之间浓缩倍率的比值为2~10时,则判定反渗透膜发生轻度微生物污染;
当进水中菌落总数为104~105cfu/mL,且浓水中菌落总数与对应系统中钠离子或氯离子之间浓缩倍率的比值为10~20时,则判定反渗透膜发生中度微生物污染;
当进水中菌落总数大于106cfu/mL,且浓水中菌落总数与对应系统中钠离子或氯离子之间浓缩倍率的比值大于20时,则判定反渗透膜发生重度微生物污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浓水中菌落总数浓缩倍率为反渗透浓水中菌落总数除以反渗透进水中菌落总数;
所述浓水中钠离子或氯离子浓缩倍率为反渗透浓水中钠离子或氯离子含量除以反渗透进水中钠离子或氯离子含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样品保存温度为0~4℃,保存时间为0~24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样品保存温度为1~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采用Petrifilm纸片法检测水样的菌落总数,包括样品处理过程、微生物培养过程以及菌落计数,其中,所述样品处理过程是将样品逐级稀释并加入营养物质;所述培养过程的培养时间为12~36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所述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谷胺酸、乳糖或其混合物,其加入量为3~10μg/mL。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菌落计数采用菌落总数计数器完成,其中Petrifilm纸片上的菌落总数在30~300cfu/mL之间为符合要求的计数范围。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渗透膜为聚酰胺复合膜,包括经磺化或羧基化或PVA涂层亲水改性的抗污染反渗透膜。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程度判定方法在反渗透膜系统微生物污染控制过程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根据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程度判定方法的判定结果选择杀菌方式及杀菌剂,包括:
当反渗透膜发生轻度微生物污染时,采用冲击式杀菌方式,杀菌剂包括Treas380,XDD-WKB,TH-410中的一种或几种,杀菌剂加入量为5~10mg/L,杀菌剂作用时间为15~60min;
当反渗透膜发生中度微生物污染时,采用间歇杀菌的方式,杀菌剂包括Flocon380,SS531,戊二醛中的一种或几种,杀菌剂加入量为20~30mg/L、杀菌剂作用时间为45~60min,杀菌周期为24~30h;
当反渗透膜发生重度微生物污染时,采用连续杀菌的方式,杀菌剂包括Flocon380、Trsea380或SS416中的一种或几种,杀菌剂加入量为10~30mg/L,杀菌剂作用时间为30~45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246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脱硫酸化肝素衍生物亲和色谱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蒲公英茶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