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恢复误删除文件的方法及移动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415157.7 | 申请日: | 2011-12-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164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G06F3/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姜精斌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恢复 删除 文件 方法 移动 终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领域,特别是指一种恢复误删除文件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使用移动终端时,由于用户的疏忽可能会将移动终端中存储的文件或数据误删除掉,例如,现有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pad)在删除了相关文件或者数据时,用户无法将该文件或者数据以很简便的操作来恢复这些相关文件和数据,而手机或者平板电脑(pad)一旦删除文件或者数据(比如短信,通讯录,资料以及应用程序或者文件中数据内容)后,想要再恢复删除的文件时,只能通过专门的软件来操作进行删除文件的恢复,而相关恢复软件的操作比较复杂,使用不便,执行效率较低。对手机的用户的使用者(一般用户,例如,老人或者小孩)不能要求具有手机开发人员的操作技能。所以,有必要在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端提供一种简便并且易于学习和掌握的操作方式来快速的恢复用户误删除的一些文件或者数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恢复误删除文件的方法及移动终端,能够方便快速地恢复移动终端中被误删除的文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一种恢复误删除文件的方法,应用于移动终端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一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所采集的参数值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空间位置变化,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一删除操作;
响应所述删除操作,删除与所述删除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数据;
获得所述传感器采集的参数值;
判断所述参数值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产生一判断结果;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参数值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产生一恢复指令;
根据所述恢复指令,恢复所述删除操作所删除的所述第一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删除与所述删除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数据包括:
删除所述第一数据,并释放所述第一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或
删除对应所述第一数据的图像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参数信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产生一恢复指令包括: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移动终端翻转和/或晃动时,产生一恢复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参数信息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产生一恢复指令包括:
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在响应所述删除操作后的预设时间内所述移动终端翻转和/或晃动时,产生一恢复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恢复所述删除操作所删除的第一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数据恢复至原有的存储空间;或
恢复对应所述第一数据的图像标识。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一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所采集的参数值用于判断所述移动终端的空间位置变化,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获得一删除操作;
删除模块,用于响应所述删除操作,删除与所述删除操作所对应的第一数据;
第二获得模块,用于获得所述传感器采集的参数值;
处理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参数值是否满足预定条件,产生一判断结果,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参数值满足所述预定条件时,产生一恢复指令;
恢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恢复指令,恢复所述删除操作所删除的第一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删除模块具体用于删除所述第一数据,并释放所述第一数据占用的存储空间;或
删除对应所述第一数据的图像标识。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所述移动终端翻转和/或晃动时,产生一恢复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当所述判断结果表示在响应所述删除操作后的预设时间内所述移动终端翻转和/或晃动时,产生一恢复指令。
进一步地,所述恢复模块具体用于将所述第一数据恢复至原有的存储空间;或
恢复对应所述第一数据的图像标识。
本发明的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上述方案中,移动终端包括一能够判断移动终端的空间位置变化的传感器,移动终端在删除数据之后,通过该传感器所采集的参数值,判断是否需要恢复所删除的数据,并在需要恢复所删除的数据时,快速恢复所删除的数据。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能够实现方便快速地恢复移动终端中被误删除的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恢复误删除文件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装置组成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151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