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直径风管支座的安装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409357.1 | 申请日: | 201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8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肖其中;纵振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 |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005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直径 风管 支座 安装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管道的安装领域,具体属于大直径风管支座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水泥工厂单线生产能力的扩大,窑尾诸车间风管的规格也越来越大,其直径通常都在3000mm以上,高度达几十米,自重达几十吨,承受的风载荷也越来越大,风管支座安装的安全性也越来越重要。通常风管支座部分由风管管壁1、加强圈2、筋板3、底板4组成,以往风管支座的安装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最常见的方法是在混凝土底座中预留孔洞,安装时在孔内放置螺栓,将螺栓穿过底板4上的螺栓孔后拧上螺母再将支座就位,找平后进行二次浇注,待养护完成后再拧紧螺母。此种方法的缺点是底板4与混凝土底座之间的间距很小,而预留孔往往深达1000mm以上,造成振动棒不能深入,混凝土不容易捣实,给安全带来隐患。为消除振捣不实,有时在现场将风管支座人为抬高,而二次浇注的混凝土通常不配筋,这样就造成底座混凝土台太高,既不美观,同样也有安全隐患。
为消除上述缺点,也有将螺栓在土建施工时直接埋入混凝土底座的作法,预埋螺栓仅露出螺纹部分,安装风管支座时,将螺栓逐一对入底板4上的螺栓孔。但由于土建施工误差、混凝土振捣偏移、风管直径较大加工精度不好控制等因素的影响,现场安装时,底板4上的螺栓孔基本上不能和预埋螺栓一一对应,只有割开底板4现场校正。虽然安全隐患得以消除,但工作量太大,废时废力,安装进度也得不到保证。第三种方法是在混凝土底座的上表面预埋钢板5,安装时先将风管支座就位,根据底板4上的螺栓孔位置,用粉笔在相应的预埋钢板5上作出标记,将风管支座移除后,在标记处焊接螺柱,再将风管支座就位,拧上螺母。这种方法比较省事,但也有缺点:螺柱仅依靠一圈焊缝与预埋钢板5连接,焊缝太短造成强度有限,因此只适用于载荷较小的风管支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大直径风管支座的安装结构,方便、快捷、可靠的风管支座安装方法,风管支座就位后,经过找平即可进行焊接,工作效率高、气密性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大直径风管支座的安装结构,包括有风管、加强圈、混凝土底座、底板,在混凝土底座内设有网格状配筋、扒钉,扒钉与网格状配筋固定焊接,混凝土底座上扒钉的上端固定焊接有预埋钢板,底板与预埋钢板相对应位置开有矩形孔,矩形孔内边与预埋钢板焊接,加强圈与底板之间连接有筋板。
所述的预埋钢板可焊接4~8个。
本发明在混凝土底座的上表面预埋钢板,在底板上开矩形孔,数量和位置与预埋钢板相对应,矩形孔的尺寸小于预埋钢板的尺寸,风管支座就位后,将底板与预埋钢板焊接,矩形孔的边长即为焊缝的长度。焊接完成后可在底板上进行二次浇注,这个步骤也可以省略,用刷涂防水材料的方法代替。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风管支座就位后,经过找平即可进行焊接,工作效率高、气密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大直径风管支座的安装结构,包括有风管1、加强圈2、混凝土底座8、底板4,在混凝土底座8内设有网格状配筋7、扒钉6,扒钉6与网格状配筋7固定焊接,混凝土底座上扒钉的上端固定焊接有预埋钢板5,底板与预埋钢板相对应位置开有矩形孔9,矩形孔9内边与预埋钢板5焊接,加强圈与底板之间连接有筋板3,预埋钢板可焊接4~8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未经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4093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喘振前兆防护系统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玻璃酸钠发酵液预处理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