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修翻边复合冲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89170.X | 申请日: | 2011-11-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3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7 |
| 发明(设计)人: | 董立光;张千;王之来;杨丁丁;崔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雷秋芬 |
| 地址: | 0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修翻边 复合 冲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冲压模具,尤其适用于将工件修边和翻边组合起来的冲压模具,属于金属冲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车身覆盖件的模具冲压是车身部件生产的前端工序,其加工精度对整车装配质量具有重要影响,优质的冲压成型覆盖件是保证整车造型顺滑流畅和产品一致性的必要条件。目前,汽车覆盖件冲压工艺流程为:拉延、修边、翻边整形和冲孔及侧冲孔,各个工序均需独立的一套模具和冲床完成,不仅存在着模具和机床投入成本高,安装调试繁琐,工作效率低的弊端,而且工件需经多道工序加工,模具定位偏差和工件加工误差的积累,使工件品质难以保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之弊端,提供一种将修边与翻边整形工序合并、能降低产品制造成本、显著提高生产效率的修翻边复合冲压模具。
本发明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修翻边复合冲压模具,其构成中包括组合刀块、压料机构、托料机构、上模座和下模座,它将修边和翻边模具组合在一起,共用一套压料机构和托料机构,模具整体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组合刀块布置在模具两侧,所述压料机构、托料机构布置在上、下模座之间。
上述修翻边复合冲压模具,所述组合刀块由修边刀块和修翻刀块组成,所述修边刀块固定在上模座上,其刃口位于下端内侧,所述修翻刀块固定在下模座上,其刃口位于顶端外侧,修边刀块和修翻刀块刃口随着模具的闭合将工件成型工艺补充区域切除。
上述修翻边复合冲压模具,所述压料机构包括大压料芯和左右对称布置的大压料芯氮气弹簧、小压料芯和小压料芯氮气弹簧,所述大压料芯通过大卸料螺钉与上模座滑动连接,所述大压料芯氮气弹簧安装端固定在上模座上,工作端与大压料芯平面接触,所述小压料芯通过小卸料螺钉连接在大压料芯两侧,所述小压料芯氮气弹簧安装端固定在大压料芯上,工作端与小压料芯平面接触,大压料芯、小压料芯型面均与工件接触面形状匹配。
上述修翻边复合冲压模具,所述托料机构包括托料芯和托料芯氮气弹簧,所述托料芯型面与工件接触面形状匹配,托料芯安装在托料芯氮气弹簧的顶面上,与氮气弹簧的顶面为平面接触,所述托料芯氮气弹簧左右对称布置,安装端固定在下模座上。
本发明将工件的修边与翻边加工合并,由一套模具完成作业;通过上模座带动大、小压料芯联动,首先由小压料芯与小压料芯氮气弹簧配合将工件压紧,修边刀块刃口与修翻刀块刃口间隙配合完成工件成型工艺补充区域的切除;通过大、小压料芯及托料芯的上下配合共同压紧工件接触面,上模座继续下行,将托料芯氮气弹簧压缩,固定在下模座上的修翻刀块与小压料芯侧边配合完成工件的翻边。本发明由一套模具独立完成工件的修边与翻边操作,有效地降低了产品制造成本,避免了原来两道工序加工造成的模具定位偏差和工件加工误差的积累,减少了原加工方法中的重复安装及调试步骤,不仅使生产效率显著提高,而且使产品一致性得到保证。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图;
图2是模具打开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模具开始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是模具完全闭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为:1、上模座,2、大压料芯, 3、小压料芯,4、修边刀块,5、小卸料螺钉,6、修翻刀块,7、托料芯,8、下模座,9、托料芯氮气弹簧,10、大压料芯氮气弹簧,11、大卸料螺钉,12、工件,13、小压料芯氮气弹簧,14、导柱导套合件。
具体实施方式
参看图 1,本发明构成中包括组合刀块、压料机构、托料机构、上模座1和下模座8,它将修边和翻边模具组合在一起,共用一套压料机构和托料机构,模具整体为左右对称结构,所述组合刀块布置在模具两侧,所述压料机构、托料机构布置在上、下模座1、8之间。
参看图1、图4,本发明构成中的组合刀块由修边刀块4和修翻刀块6组成,所述修边刀块4固定在上模座1上,其刃口位于下端内侧,所述修翻刀块6固定在下模座8上,其刃口位于顶端外侧,修边刀块刃口和修翻刀块刃口随着模具的闭合将工件12的成型工艺补充区域(即成型工件之外的废料区域)切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91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钢筋不定尺分拣线扫描装置
- 下一篇:智能快递件分拣系统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