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塑料瓶回收器无效
申请号: | 201110386948.1 | 申请日: | 2011-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242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25 |
发明(设计)人: | 熊越东;曹建东;马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众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06 | 代理人: | 吕书桁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塑料瓶 回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垃圾回收器,特别是一种智能塑料瓶回收器,属于垃圾回收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中国人口众多,在城市每天都要消耗大量的瓶装水,尤其在人口稠密的地区、在城市里的繁华地区,随处可见随意丢弃的塑料瓶。有环保意识的人会将废弃塑料瓶丢到垃圾箱里,无此意识的人将塑料瓶随意丢弃,这样就造成了周围环境的污染。大部分塑料瓶是可以回收的,可以将之变成有用的原料再利用。而丢到垃圾箱的塑料瓶与其它垃圾混在一起不易分拣,也造成了浪费。因此,为了减少塑料瓶对环境的污染,鼓励人们循环利用塑料瓶,为社会造福,特发明此塑料瓶智能回收器。让人们愿意将用过的塑料瓶投入回收器中,此外,回收器不但具有鼓励喝瓶装水的人将用后的塑料瓶投入其中的机制,而且还具有处理塑料瓶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旨在通过其中设置好的自动奖励系统,鼓励人们将用过的塑料瓶丢入回收器中,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该回收器还能将塑料瓶破碎,并将其作为塑料原料贮存起来,以便再循环利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塑料瓶回收器,包含服务器系统、ARM控制装置、机械装置;所述ARM控制装 置,包含触摸屏、投瓶检测系统、ARM处理器、IC卡读卡器、IC卡、无线网卡;所述投瓶检测系统与ARM处理器相连;所述触摸屏与ARM处理器相连,用来给ARM处理器发人工指令,并与投瓶人进行人机交互;所述IC卡读卡器与ARM处理器相连;所述IC卡与IC卡读卡器相连;所述IC卡读卡器用来读取IC卡内的信息/根据触摸屏的指令将ARM处理器内的数据储存IC卡内;所述无线网卡与ARM处理器相连;所述无线网卡用来与服务器系统通信;所述服务器系统,包含无线路由器、服务器;所述无线路由器用来接收无线网卡的信息;所述服务器与无线路由器相连,所述无线路由器将接收无线网卡的信息传输给服务器;所述机械装置,包含电机、切削刀具组件;所述电机通过控制电路与ARM处理器相连;所述切削刀具组件与电机相连;当投瓶检测系统检测到有塑料瓶时,即给ARM处理器信息;所述ARM处理器再给电机工作指令,电机控制带动切削刀具组件工作。
优选的,所述机械装置,包含支撑底板、隔板、前面板、上面板、侧面板、后侧板、斜板、触摸屏、读卡插槽、投料管、切削刀具组件、电机、皮带;所述隔板设置在上面板与支撑底板之间;所述前面板设置支撑底板与隔板的前端;所述斜板倾斜地设置在隔板与上面板之间;所述斜板的下边设置在隔板中部;所述斜板的上边设置在上面板的后部;所述侧面板设置在上面板与支撑底板的左右两侧面;所述后侧板设置在上面板与支撑底板的后侧面;所述触摸屏设置在斜板上;所述读卡插槽设置在斜板上;所述读卡器插槽与IC卡读卡器相连;所述投料管设置隔板的前部上;所述切削刀具组件设置在支撑底板上;所述电机设置在支撑底板上;所述切削刀具组件与电机之间设置 有皮带,电机通过皮带带动切削刀具组件工作;所述投料管与切削刀具组件之间设置有进料管道;所述ARM处理器设置在隔板上,并位于斜板的后部的空间内;所述投瓶检测系统设置投料管上。
优选的,所述支撑底板的下部设置有废料箱;所述废料箱与切削刀具组件连通,且位于其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侧面板上设置有侧门;所述侧门通过合页铰链在侧面板上。
优选的,所述后侧板上设置有后门;所述后门通过合页铰链在后侧板上。
优选的;所述切削刀具组件,包含锁紧螺母、惯性轮、带座球轴承、轴承盖、刀架、主轴、皮带轮;所述主轴的中部设置有刀架;所述刀架两侧的主轴上分别设置有带座球轴承;所述带座球轴承设置在支撑底板上,并由所述轴承盖封盖;所述皮带轮设置在所述右侧带座球轴承的外侧;所述惯性轮设置在左侧带座球轴承的外侧;所述惯性轮通过锁紧螺母固定在主轴上;所述刀架上设置有刀具。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869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