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自动粉末压机中的充填--欠填料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78459.1 | 申请日: | 2011-11-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038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爵丰;潘学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海力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0B15/30 | 分类号: | B30B15/3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和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8 | 代理人: | 奚衡宝 |
| 地址: | 211407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粉末 中的 充填 填料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自动粉末压机中的充填--欠填料机构,属于粉末压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全自动粉末压机中都有一个充填--欠填料机构,或称充填--欠(过)填料机构,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控制模具(凹模)上下运动的横梁升至预先设置好的位置(充填位置),待粉料填满凹模腔后,横梁随即再微升一小段距离Δ,此时凹模也即上升Δ距离,这样一来凹模腔中的粉料看起来就还没装满,还欠一Δ距离的深度才装满。这就是所谓的全自动粉末压机中的“充填--欠填料”功能。
目前国内外压机,多采用气动传动和控制的方法来实现这一功能。已有的传统方法有两中。
第一种是两等径气缸A1和A2的缸体与机器固联,其活塞杆与横梁联为可上下运动的一体,横梁上有一可调节高低的螺杆。在可调螺杆的上方有一与机身固联的大气缸B,该缸的截面积要大于缸A1和A2截面之和。缸B的上腔进气(电磁换向阀未通电,YU=0),使B缸活塞杆向下伸出,该活塞杆即为横梁上升位置的止档。由于气缸A1和A2的下腔进气,下腔的气压力通过活塞杆迫使横梁上升。此时横梁上的可调丝杆已被活塞杆抵住,由于缸B的气压力大于A1和A2缸的向上推力,所以横梁就被止住不再上升,横梁此时即处于充填位置,由此可见调节螺杆伸缩的高低就确定了横梁的上升位置。当凹模腔填满料粉之后,使电磁换向阀得电即YU=1,换向阀切换,使B缸上腔与大气接通排气,B缸活塞杆在A1和A2缸向上推力作用下,由螺杆推动缩回,B缸活塞杆缩回行程刚好为一Δ距离,此时横梁也就再次上升一个Δ距离,至此“充填--欠填料”功能完成。
这种结构的主要缺点是B缸的截面积要大于两等径缸A1和A2截面之和,即B缸要大,特别是当A缸的举力要求很大时,B缸会使整个机器的尺寸变得很大,同时制作巨大气缸的密封件也很困难。
第二种结构是把上述结构中的缸B演变为两个缸B1和B2,活塞杆1两端固联A1缸和B1缸的活塞,电磁换向气阀的YU=0时,B1、B2缸上腔进气活塞1和2在B缸中位于下方(即位于缩回状态),由于A1、A2缸上腔一直进气,因此与其缸体固联的横梁与缸体一起上升,当缸体抵在各自的活塞上时,上升就停止。此时即为横梁的充填位置;当电磁阀YU得电换向阀切换,使B缸下腔进气上腔排气,此时活塞杆1,2在B缸体内上升,其行程为一Δ距离,那么A缸活塞也必升同一Δ距离,在A缸上腔气压力的作用下,A缸体和横梁也就从充填位置又上升了一Δ距离。至此实现了“充填--欠填料”功能。
第二种结构的优点是将第一种结构中的大缸B变成两个小缸B1、B2。缺点是结构显得复杂,有四个缸,增加了制造成本和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自动粉末压机中的充填--欠填料机构。克服上述第一种结构因B缸的截面积要大于两等径缸截面之和,特别是当A缸的举力要求很大时,B缸会使整个机器的尺寸变得很大,同时制作巨大气缸的密封件也很困难的缺陷;第二种结构因有四个缸,结构显得复杂,增加了制造成本和难度。通过本发明在确保“充填--欠填料”功能的同时,实现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全自动粉末压机中的充填--欠填料机构,包括两个气缸,与两个气缸的缸体固联的横梁,两个气缸靠近上端处的气源进口连接气源,两个气缸靠近下端的排气口连接的消音器,电磁换向气阀和两同步运动的包括蜗轮蜗杆的调节螺杆,其特征是,各气缸内与主活塞固联的活塞杆上套置副活塞,各活塞杆的下端与调节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各活塞杆内设置气道,活塞杆下端的气道口与电磁换向气阀连接,各缸体内活塞杆的气道口设置在主活塞与副活塞之间。
活塞杆上的副活塞在活塞杆上滑动0到Δ距离。
本发明是在现有全自动粉末压机中充填--欠填料机构的四缸结构基础上的改进。主要特点是采用两个气缸,每个气缸的活塞杆上有两个活塞,上端主活塞与活塞杆固联,另一副活塞可在活塞杆上移动,即副活塞与主活塞间的距离可从0变到Δ距离,副活塞的移动是由气动压力所致, 副活塞和主活塞分别作为横梁上升位置的止档。本发明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2气缸,3气缸,4主活塞,5主活塞,6副活塞,7副活塞,8活塞杆,9活塞杆,10调节螺杆,11调节螺杆,12电磁换向气阀,13气道,14气道,15消音器,16消音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海力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海力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7845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