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机定子的冲片叠装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360671.5 | 申请日: | 2011-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510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平国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寰亚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 代理公司: | 绍兴市越兴专利事务所 33220 | 代理人: | 蒋卫东 |
| 地址: | 31203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机 定子 冲片叠装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制造领域,尤其涉及电机定子的冲片叠装工艺。
背景技术
电机定子是电机的关键零件,是用多层冲片叠合制成的,由于定子冲片很薄,而形状却极为复杂,许多孔槽的排列间距只有几毫米,如果一次冲压成型,势必揉成一团成为废品;所以目前制作定子冲片都采用多工位冲裁,就是一条矽钢带在冲床上循序间断步进,每移动一步都冲裁一部分孔槽,一张冲片要移动六七步或更多才能全部完工,矽钢带的宽度仅允许交叉排列放置2-3列冲片,每张冲片在矽钢带上的纵向位置都是严格定位了的。社会上供应的矽钢带大都采用挤压法生产,不可避免的存在中间厚、边缘薄的缺陷,误差波动范围小的矽钢带价格不菲,质量最好的矽钢带其厚薄误差也不小于0.02毫米。从数值上看好像是误差不算大,但100多层冲片叠加后,定子就会出现一侧比另一侧高2毫米以上的现象,定子的圆柱体是弯曲的,容纳转子旋转的空腔轴心线是弯曲的。如果是外圆还可以采用金加工一下,保持其同轴度误差达到需要的精度,但定子内圆排列着许多孔槽,难以金加工,而且定子内圆一侧的弯钩宽度只有0.6毫米,不允许有更大的加工余量。要避免转子在旋转中和轴心线不直的定子摩擦,就不得不加大两者之间的安装间隙。业内人士都知道,定子和转子之间的间距越小,电机效率越高,而且是呈函数关系的几何级数增长,间距对电机效率的影响十分显著。
即使是购买价格不菲的高质量矽钢带作为原料,国内电机的转子和定子之间的间距也难以小于0.5毫米。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对电机定子做了深入研究,终于解决了困扰电机界多年的这一老大难问题,本案由此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机定子的冲片叠装工艺,解决定子轴心线不直的问题,让转子和定子间距缩小到0.3毫米以内仍能高速运转,成倍提高了电机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电机定子的冲片叠装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 矽钢带过程中,在冲片设置屏控制下,把同一条矽钢带制作的同一列冲片多份放置,并自动在冲片上作出记号;
b. 按定子的总高度,把定子冲片分成偶数份;每份的片数越少,则完工后的定子轴心线越直。
c. 在叠放时冲压面始终向上,根据事先编制的记号定向,每一份与紧挨着的另一份旋转一定角度后叠放,把上一份偏厚的一侧叠到下一份偏薄的一侧,取长补短,在尽量小的高度内把厚薄调整均匀,这样依次序叠放到定子需要的高度。
叠放完成的定子就可以进入绕线工序了。本发明构思巧妙,仅仅在生产过程中加强了管理,操作很简单,但解决了大问题。本发明的好处是:可以严格控制定子的轴心线垂直度,从而实现把转子和定子的安装间距控制在0.3毫米以下,电机效率成倍提高,特别适用于大功率电机的制造,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附图说明
图1为电机定子冲片的外形图;
图2为电机定子叠装后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1
按下述步骤操作:
1. 矽钢带冲片过程中,在冲片设置屏控制下,把同一条矽钢带制作的同一列冲片多份放置,并自动在冲片上作出记号;
2.按定子的总高度,把定子冲片分成偶数份;每份的片数越少,则完工后的定子轴心线越直。
3.在叠放时冲压面始终向上,根据事先编制的记号定向,本实施例的每一份与紧挨着的另一份旋转180度角后叠放,这样依次序叠放到指定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寰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寰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606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制造由热塑性塑料制成的物品的方法
- 下一篇:电机定子线路板与导线连接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