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脱氮效果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废水处理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45001.6 | 申请日: | 2011-11-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865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 发明(设计)人: | 于昌平;冯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C02F3/30 | 分类号: | C02F3/30;C02F3/34;H01M8/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6102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效果 微生物 燃料电池 废水处理 系统 | ||
1.一种利用创新污水处理技术,实现污染控制和能量产生的新兴污水处理系统,本发明反应装置的阳极和阴极由碳布作为电极做成,其中阳极未经任何修饰,阴极使用非贵金属-钛菁铁(FePc)修饰,在阴极外两侧覆盖有一层无纺布, 其特征是向阴极室接种硝化污泥为硝化细菌提供附载体,使得系统具有硝化效果;向阴极室投加包埋好氧反硝化细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ATCC 35512)的颗粒,使得阴极室在好氧条件下完成反硝化功能,本发明微生物燃料电池可以体现出高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高氨去除率及高总氮去除率,污泥产量少,并可输出稳定的电压。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埋好氧反硝化细菌的使用材料为高强度,不易破碎的三乙酸纤维素,好氧反硝化细菌能会产生气体,从而破坏包埋材料,导致包埋菌体失败,若使用三乙酸纤维素作为包埋材料,与相同环境下使用其他的包埋材料如竹炭、海藻酸钙等相比,包埋细菌后的材料难以破碎,强度极高,因此该材料可广泛持久应用于能产生气体的菌体包埋。
3.一种提高脱氮效果的微生物燃料电池废水处理系统,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通过包埋好氧反硝化菌(Paracoccus denitrificans ATCC 35512)技术结合微生物燃料电池技术达到能够同步去除污水中的含碳和含氮的污染物,且同时能够产生电能,这样的设计改进了微生物燃料电池无法高效、快速、稳定除氮的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500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测定再造烟叶中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含量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航空用折叠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