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343185.2 申请日: 2011-11-03
公开(公告)号: CN103083244A 公开(公告)日: 2013-05-08
发明(设计)人: 彭文;王云满;王浩;殷佩浩;李琦;金周慧;刘育军;付文成;朱冰冰;姚卫国;程蔚蔚;孙仲伦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
主分类号: A61K9/14 分类号: A61K9/14;A61K47/48;A61K31/12;A61P13/12
代理公司: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代理人: 王敏杰
地址: 200062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溶菌酶 姜黄 纳米 颗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姜黄素纳米颗粒,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肾纤维化的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

背景技术

肾间质纤维化病理机制有多环节与多靶点的特点,目前尚无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而多采用综合措施。传统的治疗药物主要有:ACEI、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AT1RA)、可溶性TGF-β抗体等。然而由于传统药物的靶向性差,所以抗纤维化的治疗效果差,浪费大量的医疗资源。

我国在防治肾间质纤维化疾病中有悠久的历史,目前研究较多的中药有姜黄素、丹参、大黄、冬虫夏草、慢肾康、大黄庶虫丸等。姜黄素(curcumin,CM)是从植物姜黄Curcuma longa L.中提取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炎和降血脂等作用。目前已有学者证实姜黄素能干扰MCs细胞周期分布,具有抗增殖和诱导凋亡作用,延缓肾小球硬化的作用(彭文、李琦、付文成等《姜黄素及OX-LDL对系膜细胞凋亡及FAP-1和bag-1表达的影响》,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4):54-57;王浩,付文成,王云满等《姜黄素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对系膜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上海医学,2007,30(7):545-547.)。然而目前含姜黄素的活血化瘀中药尚缺乏明确的抗纤维化机理,同时靶向性较差。

纳米微粒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及很强的吸附性和生物活性,表现出许多优异性能和全新的功能,可作为载体,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提高了药物吸收利用度和稳定性,改善药物性质和靶向性。在国外的一些研究中,现有技术中已有将姜黄素载入纳米微粒治疗大鼠囊性纤维化,实现了姜黄素抗纤维化的靶向治疗(Cartiera MS, Ferreira EC, Caputo C, et al. Partial correction of cystic fibrosis defects with PLGA nanoparticles.encapsulating curcumin.Mol Pharm. 2010 Feb 1;7(1):86-93.)。但肾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具有保持水、电解质、营养物质和代谢物质的平衡作用。目前现有技术中使用较成熟的姜黄素聚乙二醇(polyglycol,PEG)和聚乳酸(PLA)嵌段共聚物对于肾间质没有很好的肾靶向性。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提及的问题想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溶菌酶作为肾靶向载体的姜黄素共聚PEG-PLA纳米颗粒的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

一种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包括姜黄素纳米颗粒,其中还含有溶菌酶,所述溶菌酶通过共价键与所述姜黄素接合。

在本发明的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的粒径为105~135纳米。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的包封率为65.78~76.36%。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姜黄素的含量为质量的2.69~3.88%。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姜黄素纳米颗粒的载体为聚乙二醇(polyglycol,PEG)和聚乳酸(PLA)的共聚物。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姜黄素:PEG:PLA的质量百分含量比为1:5~7:10~14。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姜黄素:溶菌酶: PEG:PLA的质量百分含量比为1:4~80:5~7:10~14。

本发明中的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提高了药物的肾间质靶向性,有效延缓药物释放、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掩盖药物异味,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等的毒副作用。在靶器官内控制释药,使其药效增强,同时降低对人体其他器官和细胞的不良反应,使姜黄素中药制剂能发展成为安全、稳定、有效的新型中药制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本发明的一种溶菌酶姜黄素纳米颗粒,其中不仅含有姜黄素纳米颗粒,还含有溶菌酶,溶菌酶通过共价键与姜黄素接合。

本发明中的姜黄素利用纳米颗粒作为载体,可有效的利用纳米颗粒的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及很强的吸附性和生物活性,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提高了药物吸收利用度和稳定性,改善药物性质,减轻或避免毒副作用。同时利用化学键共价结合的方法链接溶菌酶和姜黄素,提高药物的肾间质靶向性,有效延缓药物释放、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掩盖药物异味,降低药物对胃肠道等的毒副作用。在靶器官内控制释药,使其药效增强,同时降低对人体其他器官和细胞的不良反应,使姜黄素中药制剂能发展成为安全、稳定、有效的新型中药制剂。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未经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4318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