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会话发起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110316193.8 | 申请日: | 2011-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051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4-17 |
发明(设计)人: | 周煜;陈谦;康师亮;丘正元;陈功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5 | 分类号: | H04N7/15;H04L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0 | 代理人: | 迟姗;张颖玲 |
地址: | 518044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会话 发起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特别是指一种会话发起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视频会话系统中,在发起视频会话时要求主叫方和被叫方同时在线。本发明中所涉及的在线是指:主叫方的终端(主叫终端)和被叫方的终端(被叫终端)同时与视频会话业务的服务器维持网络连接和心跳,如图1所示。需要发起视频会话时,主叫终端发送呼叫请求到服务器,再由服务器转发到被叫终端。
但是,如图1所示的传统视频会话发起方式存在如下缺陷:
(1)由于需要主、叫双方都在线,因此主、叫双方都需要时刻和服务器保持网络连接,对服务器的处理能力有一定要求;
(2)被叫方需要时刻和服务器保持网络连接和心跳,如果被叫终端为移动终端,那么这种方式对移动终端电量的消耗较大。
(3)被叫方不在线时无法被呼叫,降低了呼叫的成功联通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视频会话发起方法和系统,在被叫方不在线时,实现会话的发起。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会话发起方法,该方法包括:
主叫终端向业务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消息,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消息向推送服务器发送呼叫通知消息;
被叫终端接收所述推送服务器发送的呼叫通知消息后,与所述业务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获取所述呼叫请求消息。
所述主叫终端向业务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消息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被叫终端在所述业务服务器上进行被叫终端的设备标识码、被叫号码以及被叫终端的系统类型的注册;
相应的,所述业务服务器记录所述被叫终端的设备标识码、被叫号码以及被叫终端的系统类型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呼叫请求消息中携带主叫号码和被叫号码。
所述主叫终端向业务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消息后,该方法还包括:
所述业务服务器保存所述呼叫请求消息,并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被叫号码和自身记录的所述被叫终端的设备标识码、被叫号码以及被叫终端的系统类型的映射关系,查找对应的被叫终端的设备标识码和被叫终端的系统类型。
所述业务服务器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消息向推送服务器发送呼叫通知消息,为:
所述业务服务器向查找的所述被叫终端的系统类型对应的推送服务器发送呼叫通知消息;
所述呼叫通知消息中携带所述主叫号码和所述被叫终端的设备标识码。
所述被叫终端接收所述推送服务器发送的呼叫通知消息,为:
所述推送服务器根据所述呼叫通知消息中携带的被叫终端的设备标识码将所述呼叫通知消息转发给对应的被叫终端。
与所述业务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获取所述呼叫请求消息,为:
所述被叫终端接收所述推送服务器发送的呼叫通知消息后,启动会话程序,并解析所述呼叫通知消息;
所述被叫终端与所述业务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并根据所述呼叫通知消息中携带的主叫号码从所述业务服务器上获取所述呼叫请求消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会话发起系统,包括:主叫终端、业务服务器、推送服务器和被叫终端,其中:
所述主叫终端,用于向所述业务服务器发送呼叫请求消息;
所述业务服务器,用于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消息向所述推送服务器发送呼叫通知消息;
所述推送服务器,用于向所述被叫终端发送的所述呼叫通知消息;
所述被叫终端,用于接收所述推送服务器发送的呼叫通知消息后,与所述业务服务器建立连接,获取所述呼叫请求消息。
所述被叫终端,还用于在所述业务服务器上进行被叫终端的设备标识码、被叫号码以及被
叫终端的系统类型的注册;
相应的,所述业务服务器,还用于记录所述被叫终端的设备标识码、被叫号码以及被叫终端的系统类型三者之间的映射关系。
所述业务服务器,还用于保存所述呼叫请求消息,并根据所述呼叫请求消息中携带的被叫号码和自身记录的所述被叫终端的设备标识码、被叫号码以及被叫终端的系统类型的映射关系,查找对应的被叫终端的设备标识码和被叫终端的系统类型;并向查找的所述被叫终端的系统类型对应的所述推送服务器发送呼叫通知消息。
所述推送服务器,还用于根据所述呼叫通知消息中携带的被叫终端的设备标识码将所述呼叫通知消息转发给对应的所述被叫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61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