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疣梭子蟹耐低盐品系的选育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315855.X | 申请日: | 2011-10-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991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6-20 |
| 发明(设计)人: | 李健;刘萍;高保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杨秉利 |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梭子蟹 低盐 品系 选育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遗传育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疣梭子蟹耐低盐品系的选育方法。
背景技术
三疣梭子蟹是我国重要海水甲壳动物种类之一,经济价值较高,市场需求巨大,我国沿海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进行人工养殖。近年来我国三疣梭子蟹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养殖面积50万亩,年产量10万吨。良种选育是决定梭子蟹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关键之一,通过人工定向选育培育出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可增强蟹抵抗环境胁迫能力,提高养殖成活率。
本世纪初我国甲壳动物良种选育工作刚刚开展,但发展很快,主要以生长快和抗病力强为选育指标,黄海水产研究所已得到中国对虾(Fenneropenaeus chinensis)“黄海1号”快速生长新品种(李健,2005)和“黄海2号”抗病新品种(张庆文,2002)。国外,美国进行了无特定病原(SPF)和抗特定病原(SPR)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选育(Brock et al.,1997)。三疣梭子蟹的新品种培育起始于2005年,主要针对生长和抗病性状而开展的工作,但目前还没有关于三疣梭子蟹耐低盐品系的选育方法的报道。盐度是海洋动物生长、生活以及繁殖的重要环境因子,低盐环境能降低蟹类生理功能和免疫能力。河口地区是我国三疣梭子蟹重要养殖区域,水环境剧烈变化时常常诱发疾病发生,造成大面积暴发性死亡。因此,培育出耐低盐的养殖蟹类新品种对于解决目前养殖种类品质退化、抗逆性差、养殖成活率低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还没有关于三疣梭子蟹耐低盐品系选育方法的报道以及培育三疣梭子蟹耐低盐品系的重要性,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三疣梭子蟹耐低盐品系的选育方法,本发明依据养殖池塘环境条件和三疣梭子蟹对水质环境的适应能力,设计低盐海水进行胁迫实验,达到淘汰抵抗能力差的个体的目的,用于三疣梭子蟹良种选育,可以培育出生长速度快、抗逆性强和养殖成活率高的三疣梭子蟹耐低盐品系。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三疣梭子蟹耐低盐品系的选育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a、以体质健壮、附肢齐全、体形标准且活力强的三疣梭子蟹为基础群体进行培养;
b、按选择强度5%、雌雄比例1:1要求,从三疣梭子蟹基础群体中选取生长至100日龄的健康幼蟹进行低盐度胁迫,胁迫盐度控制在半数致死浓度11‰,连续胁迫72h,筛选出存活个体组成第一次耐低盐育种核心群体进行养殖;
c、所述第一次耐低盐育种核心群体在进入交尾季节前按选择强度5%要求筛选出体重在200g以上,全甲宽在15cm以上的三疣梭子蟹个体,采用雌雄比例为1:1单对交配设计,交配后将雌蟹进行留种越冬组成传代保种群体;
d、从所述传代保种群体中选取健康、抱卵的良好亲蟹进行苗种培育,将苗种按照3500~4000尾/亩的密度在土池中养殖,按选择强度5%和雌雄比例1:1要求,选取生长至100日龄健康幼蟹继续进行低盐度胁迫,胁迫盐度控制在半数致死浓度11‰,连续胁迫72h,筛选出存活个体作为第二次耐低盐育种核心群体继续进行养殖;
e、经连续2代胁迫选育,筛选出的第二次耐低盐育种核心群体即可作为三疣梭子蟹耐低盐品系。
对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疣梭子蟹基础群体选用黄选1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发明选用快速生长的“黄选1号”三疣梭子蟹作为基础群体,通过耐低盐选育,使三疣梭子蟹基础群体聚合耐盐的抗逆性状,培育出的新品系抗逆性强,适合低盐度地区养殖,而且生长速度和养殖成活率显著提高。
2、本发明操作简单方便,适用于三疣梭子蟹耐低盐品系的选育。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发明所述三疣梭子蟹耐低盐品系的选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2005年9月收集了鸭绿江口、莱州湾、海州湾和舟山4个不同群体的三疣梭子蟹,通过群体选育的方法培育出“黄选1号” 三疣梭子蟹快速生长品种作为基础群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3158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龙胆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数据删除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