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灌肠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煎剂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80808.6 | 申请日: | 2011-09-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93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8 |
| 发明(设计)人: | 崔红霞;王清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崔红霞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P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4400 山东省威海市文***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肠 方法 治疗 慢性 盆腔炎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制剂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灌肠的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煎剂。
背景技术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疾病,病情顽固,可导致月经紊乱,白带增多,腰腹疼痛及不孕等,此病可反复发作,不仅影响了妇女的健康也造成了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慢性盆腔炎因炎症刺激,器官周围组织粘连,抗菌药物不易进入病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治疗成本较低,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显著的中药煎剂。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煎剂,采用蒲公英、地丁、红藤、败酱草、金银花、红花、苡米、乳香、没药、三棱、莪术、丹参、甘草为原料制备而成,它可以用下述方法得到:将蒲公英、地丁、红藤、败酱草、金银花、红花、苡米、乳香、没药、三棱、莪术、丹参、甘草加水煎煮,过滤,得滤液。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为蒲公英28-30g、地丁28-30g、红藤28-30g、败酱草28-30g、金银花18-20g、红花15-18g、苡米30-32g、乳香10-12g、没药8-10g、三棱13-15g、莪术13-15g、丹参20-22g、甘草6-8g。
一种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煎剂,优选组方为蒲公英30g、地丁30g、红藤30g、败酱草30g、金银花20g、红花15g、苡米30g、乳香10g、没药10g、三棱15g、莪术15g、丹参20g、甘草6g。
本发明加工工艺简单,所生产的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煎剂成本低,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分解粘连组织,有利于炎症的吸收与消退,从而达到治愈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将蒲公英30g、地丁30g、红藤30g、败酱草30g、金银花20g、红花15g、苡米30g、乳香10g、没药10g、三棱15g、莪术15g、丹参20g、甘草6g加水煎煮,煎煮液过滤,得滤液100ml。制得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煎剂,灌肠,每晚一次,10天为一疗程。共治疗三个疗程。
本发明中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有清热解毒、利湿、消痈散结之功为主药(君药)。地丁、红藤、败酱草、金银花、为臣药,四者苦寒,归肝胃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的作用,红藤、败酱草还具有消痈排脓之功。以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红花、丹参为佐药,六者都具有活血化瘀之功,且三棱、莪术、具有行气止痛的作用,丹参具有凉血消痈的作用。由于苡米具有健脾利湿,甘草清热解毒,且调和诸药,所以本方以苡米、甘草为使药,通过“君、臣、佐、使”各类药物的相互作用,发挥了方中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了本方的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化瘀止痛的主要作用。
本发明各原料还可按下表所列比例(单位为克)混合的实施例来实现。其加工工艺、用法与实施例1相同。
下面结合我院,即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进行的临床实验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地描述:
我们选取了符合以下诊断标准的慢性盆腔炎患者50例进行临床实验:有急性盆腔炎史;临床表现为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阴道分泌物异常。患者均为已婚妇女,年龄在25-55岁,病程为8个月-5年,其中轻度22例,中度23例,重度5例。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为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正常;显效为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有明显改善;有效为症状减轻,妇科检查有改善;无效为治疗后的症状及妇科检查均无改善。
我们给予符合条件的患者治疗三个疗程后,痊愈17例,显效25例,有效8例,有效率为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崔红霞,未经崔红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808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摄像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绝缘老化检测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