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于Bt水稻种植及其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的分析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79536.8 | 申请日: | 2011-09-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56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虞云龙;董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 地址: | 31002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于 bt 水稻 种植 及其 秸秆 还田 土壤 微生物 呼吸 强度 分析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于Bt水稻种植及其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的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为克服农药大量使用产生的弊端、保障农作物高产稳产,转基因作物的研发得以快速发展,2009年全球转基因种植面积从1996年0.0174亿公顷发展到1.34亿公顷,其中Bt水稻是一类转入了含有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eingiensis)杀虫毒性基因片段的转基因作物,具有抗鳞翅目(Lepidoptera)、双翅目(Diptera)、鞘翅目(Hymenoptera)、同翅目(Homoptera)、直翅目(Orthoptera)、食毛目(Mallophage)等多种昆虫及其幼虫特性,也是我国重要转基因作物之一。然而,转基因作物的利用在降低农药用量、保障作物产量的同时是否对农田生态安全构成潜在的威胁是目前关注的重要问题。
土壤呼吸强度往往看作是衡量土壤微生物总的活性指标,或者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指标之一。Bt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产生各种毒性蛋白,这些蛋白通过根际分泌物,秸秆腐烂等方式进入土壤,它可能对土壤呼吸强度产生负面影响,是转基因作物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因此测量Bt作物种植和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于Bt水稻种植及其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的分析方法,为BT水稻对土壤生态系统安全评估提供技术手段。
一种适于Bt水稻种植及其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的分析方法,包括:
将采集的土壤样品和和葡萄糖溶液在密封容器混合均匀,分别培养7和24小时后,利用气相色谱测定每克土壤样品产生的CO2的量;以分别表征Bt水稻种植及其秸秆还田土壤微生物呼吸强度和土壤微生物利用葡萄糖的能力。
所述的葡萄糖溶液的浓度为0.05~0.2mol/L,更优选为0.1mol/L。
所述土壤样品与葡萄糖溶液的重量体积比为1g∶0.2~0.6mL,更优选为1g∶0.4mL。
本发明优点在于方法本身简单、快捷,更重要的是可以利用7小时和24小时产生的CO2的量区分Bt水稻种植及其秸秆还田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和恢复力。
附图说明
图1为CO2标准气体和土壤呼吸释放的CO2气相色谱图(a:CO2标准气体;b:土壤呼吸)。
图2为华池B6、嘉早935、中九B种植期间不同生长期根际土壤培养7h和24h的厌氧呼吸作用。
图3为华池B6、嘉早935和中九B秸秆还田后不同取样时间土壤培养7h和24h的厌氧呼吸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水稻材料
Bt水稻华池B6、亲本嘉早935和远缘亲本中九B。
田间试验设计与取样
田间实验在浙江省建德市苗木基地进行,试验田划分为9个小区,分别种植这三个水稻品种,每个品种均设3个重复小区,每个小区26-28行×12株/行≥300株,不同品种的小区间隔设置。
在水稻的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分别取样。将水稻连同其根部的泥土用小铲一起拔出并带回实验室,每个小区取三株水稻样品。取回的样品在室温下适度风干后,抖落并收集根际周围的土壤,在除去植物残根和石砾等杂物后,过2mm筛后进行土壤呼吸活性的测定。
水稻成熟后将水稻秸秆切成长约2cm的片段并在室温条件下风干。翻耕后,在原种植小区上进行同品种的水稻秸秆还田实验,将秸秆均匀的铺撒在小区内并在其上覆盖厚约5cm的土层,每个小区的还田秸秆量为7kg。在秸秆还田后的97、128、158和189天分别取样,取回的样品在室温下适度风干后,去除残根和石砾等杂物后,过2mm筛后待用。
土壤呼吸活性的测定
准确称取相当于5g干土重的新鲜土样于50ml磨口细口瓶中,加入2ml浓度为0.1mol/l的灭菌葡萄糖溶液,充满高纯氮气并用橡皮塞塞好,再用封口胶将瓶口密封以确保其密封性。将细口瓶放在30℃恒温培养箱中黑暗培养7h、24h后用安捷伦气密性进样针从细口瓶抽取500μl气体,之后再进气相色谱分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95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