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蛋白酶清除口腔色素生物膜的分子生物学模型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73697.6 | 申请日: | 201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090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4-11 |
| 发明(设计)人: | 姚江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姚江武 |
| 主分类号: | C12Q1/37 | 分类号: | C12Q1/37;G01N33/68 |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首创君合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张松亭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蛋白酶 清除 口腔 色素 生物膜 分子生物学 模型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建立蛋白酶清除口腔色素生物膜的分子生物学模型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自组装蛋白质:通过11-巯基-11烷酸溶液修饰、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化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化QCM-D或SPR芯片,再将唾液吸附于QCM-D或SPR芯片上,乙醇胺盐酸溶液封闭,从而形成自组装的蛋白膜;
(2)QCM-D或SPR监测色素-唾液生物膜的形成:将待研究的色素吸附于自组装有蛋白膜的QCM-D或SPR芯片表面,并在QCM-D或SPR上原位、实时和动态监测色素与生物芯片上的蛋白质的吸附和解吸附反应,建立牙和修复材料表面的着色生物膜模型;
(3)蛋白酶水解色素生物膜:通过蛋白酶催化降解吸附于蛋白膜上的各种天然色素。或者将其先于色素作用于QCM-D或SPR芯片表面,考察其预防色素附着的功能,监测其在不同的浓度、pH、温度、离子强度等条件下催化降解色素生物膜的过程和效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蛋白酶清除口腔色素生物膜的分子生物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4)色素吸附及水解前后的表征:通过使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检测色素吸附及水解前后红外谱图的变化,以及芯片表面蛋白质及色素官能团的改变情况。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蛋白酶清除口腔色素生物膜的分子生物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11-巯基-11烷酸溶液浓度为8-12mM,活化芯片时间为10-15分钟。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蛋白酶清除口腔色素生物膜的分子生物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入体积比为1-2∶1-2的0.1-0.3M EDC和0.05-0.15M NHS混合溶液活化QCM或SPR芯片5-15min。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蛋白酶清除口腔色素生物膜的分子生物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通入体积比为1∶1的0.2M EDC和0.1M NHS混合溶液,活化芯片10min。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蛋白酶清除口腔色素生物膜的分子生物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胺盐酸溶液浓度为0.8-1.5M,pH为8-9。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蛋白酶清除口腔色素生物膜的分子生物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唾液为人体唾液或人工合成唾液。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立蛋白酶清除口腔色素生物膜的分子生物学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色素为类胡萝卜素、四吡咯衍生物、类黄酮中的至少一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蛋白酶清除口腔色素生物膜的分子生物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蛋白酶包括胃蛋白膜、胰蛋白膜、组织蛋白膜、木瓜蛋白膜以及枯草杆菌蛋白膜。
10.一种蛋白酶清除口腔色素生物膜的分子生物学模型,包括:
QCM-D或SPR;
在QCM-D或SPR的芯片表面形成的自组装蛋白膜;
待研究的色素,其结合于蛋白膜上;以及
待研究的蛋白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姚江武,未经姚江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369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