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聚合物材料表面制备金属银微图案的工艺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72778.4 | 申请日: | 2011-09-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12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11 |
| 发明(设计)人: | 吴仲岿;唐红肖;李少英;杨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3C18/20 | 分类号: | C23C18/20;C23C18/06;C23C18/42 |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崔友明 |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合物 材料 表面 制备 金属 图案 工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机化学与有机高分子材料表界面改性技术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聚合物材料表面制备金属银微图案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材料科学的飞速发展,材料的机械性能要求基本可以通过材料改性来满足,在这种形势下,材料表面的性能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因而,当前阶段材料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材料表面亚微米尺度上表面性质结构的微调控和微加工,许多现代技术的发展都来源于新型微观结构的构筑和微型化。新型微观结构的构筑或现有结构的微型化给现代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如:化学和生物微分析、微光学元件、生物芯片、微体积反应器、微机电系统和微流道系统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2010,28(1): 156~160],微米和纳米尺度上表面结构和性质的微加工或图案化已经逐渐成为当代科学和技术发展的中心。一些有机高分子材料因为具备一些传统无机材料所不具备的优点和性能(较低的加工温度、良好的柔韧性和生物相容性等)而成为研究的热点。
近几年来也有文献报道在高分子材料比如PET,PI[POLYMERS FOR ADVANCED TECHNOLOGIES,2008,19:335~341],PS[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2009,473:206~211],P(AN-GMA) 和 PGMA等基材上实现化学镀银,但这些文献所报道的都是在材料表面大面积的镀银,而在材料表面实现镀银图案化的报道却很少见;此外,在镀银之前往往要对材料进行复杂的处理或改性,比如在材料表面接枝单分子膜,或者是在镀银之前,对基体材料进行敏化和活化处理[化学学报,2002,60(4):627~632],这些镀银预处理使镀银工艺过程复杂。所以寻找一种能够在聚合物材料表面直接选择性制备微银图案的工艺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出一种直接、简便的在聚合物基材表面制备金属银微图案的工艺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在聚合物基材表面制备金属银微图案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采用波长为150~180nm高能紫外光对不同的聚合物基材表面进行辐射的方法对聚合物基材表面进行改性,控制辐射时间10~20分钟,同时,在紫外光照过程中,将光掩膜覆盖在聚合物基材表面,实现聚合物基材表面的微区域改性,被光掩膜覆盖的部分保留聚合物基材本身的性质,而受到紫外光辐射的部分则被改性,然后采用镀银溶液在聚合物基材表面进行选择性镀银。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聚合物基材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亚酰胺、聚四氟乙烯、聚乙烯或聚苯乙烯。
按上述方案,镀银溶液的配制方法包括有还原剂溶液的配制和氧化剂溶液的配制,所述的还原剂溶液的配制方法是:按葡萄糖: 酒石酸钾钠=(15~30)g:(5~10)g,选取葡萄糖和酒石酸钾钠混合后溶于1L去离子水中,配制成还原剂溶液;所述的氧化剂溶液的配制方法是:按硝酸银: 氢氧化钠=(20~45)g:(10~20)g,选取硝酸银和氢氧化钠分别溶于1L去离子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将氢氧化钠溶液倒入硝酸银溶液中,其中氢氧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体积比为1:1,混合液变为棕色,向所得混合液中逐滴滴入氨水,直至溶液变为澄清,配制成氧化剂溶液,使用时,将还原剂溶液和氧化剂溶液分别放在10~25℃的恒温水浴锅中,待温度稳定后,将氧化剂溶液倒入还原剂溶液中且按1:1的体积比混合即可得到镀银溶液。
按上述方案,氨水的质量分数为25%~40%。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聚合物基材表面的选择性镀银的方法是:将改性后的聚合物基材置于镀银溶液中,反应15~60s,直至聚合物基材表面出现光亮的镀银层。
按上述方案,还包括有用蒸馏水冲洗聚合物基材表面的镀银层,冲洗掉附着在镀银层表面的镀银溶液得到金属银图案化的聚合物基材,再用氮气吹干,把金属银图案化的聚合物基材放在真空干燥器中保存。
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在聚合物基材表面制备出保真性较好的金属银微图案。
不同的聚合物基材,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聚亚酰胺、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苯乙烯等,其表面化学性质是不同的,通过紫外光辐射实现聚合物材料表面性质的微区域修饰,利用聚合物材料表面微区性质的差异诱导在化学镀银过程中金属银的选择性沉积,从而得到表面带有金属微图案的聚合物材料。采用该种工艺方法制备的聚合物表面的金属银微图案具有良好的保真性,同时与现有技术相比,该镀银技术在进行化学镀银之前无需在材料表面接枝单分子膜或进行活化处理大大简化了工艺过程,降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727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18-00 通过液态化合物分解抑或覆层形成化合物溶液分解、且覆层中不留存表面材料反应产物的化学镀覆
C23C18-02 .热分解法
C23C18-14 .辐射分解法,例如光分解、粒子辐射
C23C18-16 .还原法或置换法,例如无电流镀
C23C18-54 .接触镀,即无电流化学镀
C23C18-18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