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非接触卡芯片的工作频率调节方法和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55705.4 | 申请日: | 201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968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13-03-1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艳;马哲;王延斌;王小宁;张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接触 芯片 工作 频率 调节 方法 电路 | ||
1.一种用于非接触卡芯片的工作频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通过监测芯片放掉的多余电流以及芯片电源电压,对芯片的工作频率进行选择,具体步骤如下:
(1)芯片CPU开始工作之前,通过监测芯片的放电电流,记录输出的放电电流值I;
(2)建立芯片消耗电流与芯片工作频率的一一对应关系;
(3)根据输出的放电电流值与芯片工作频率对应的芯片消耗电流相比较的结果,选择适合的工作频率;
(4)芯片以选择的工作频率工作后,继续对输出的放电电流值进行实时监测,同时监测芯片电源电压,对工作频率做出调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频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设定芯片的工作频率f1、f2…fn,其中f1<f2<…<fn,工作频率为fi时芯片的消耗电流为Ii,n≥i≥1,如果监测输出的放电电流值满足Ii+1>I>Ii,则选择芯片的工作频率fi。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频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芯片以选择的工作频率fi工作后,如果此时芯片电源电压低于检测阈值,芯片时钟选择电路降低工作频率,选择芯片的工作频率fi-1;如果芯片电源电压高于检测阈值,而放电电流值小于再进行一次升频后芯片的消耗电流增加值,芯片时钟选择电路保持现有的工作频率fi;如果芯片电源电压高于检测阈值,而且放电电流大于再进行一次升频后芯片的消耗电流增加值,芯片时钟选择电路选择芯片的工作频率fi+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作频率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工作频率做出调整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电源电压降低到检测阈值之下,可采取逐渐提高工作频率的方法,升频到目标频率,并且电源电压的波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5.一种用于非接触卡芯片的工作频率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电压检测电路、泄放电流检测电路、芯片时钟选择电路,其中:
电源电压检测电路监测芯片电源电压,当电源电压高于一定值时,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电源电压的检测阈值高于芯片复位电源电压;
泄放电流检测电路监测芯片放掉的多余电流,记录输出的放电电流值;
芯片时钟选择电路根据泄放电流检测电路监测到的电流值、电源电压检测电路的输出和当前的频率状态选择对应的工作频率;
设定芯片的工作频率f1、f2…fn,其中f1<f2<…<fn,工作频率为fi时芯片的消耗电流为Ii,n≥i≥1,如果泄放电流检测电路监测输出的放电电流值满足Ii+1>I>Ii,则芯片时钟选择电路选择芯片的工作频率fi;
当芯片以选择的工作频率fi工作后,如果此时芯片电源电压低于检测阈值,芯片时钟选择电路降低工作频率,选择芯片的工作频率fi-1;如果芯片电源电压高于检测阈值,而放电电流值小于再进行一次升频后芯片的消耗电流增加值,芯片时钟选择电路保持现有的工作频率fi;如果芯片电源电压高于检测阈值,而且放电电流大于再进行一次升频后芯片的消耗电流增加值,芯片时钟选择电路选择芯片的工作频率fi+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接触卡芯片的工作频率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为了防止工作频率调节过程中电源电压下降到电源电压检测阈值以下,可采取逐渐提高工作频率的方法,升高到目标频率,保证电源电压的波动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非接触卡芯片的工作频率调节电路,其特征在于当电源电压高于一定值时,电源电压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平,否则输出低电平,电源电压的检测阈值高于芯片复位电源电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570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六氯化硫电力断路器充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刀闸隔离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