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机壳体铸件的铸造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54275.4 | 申请日: | 2011-08-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28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1-25 |
| 发明(设计)人: | 孙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慈溪市汇丽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5/02 | 分类号: | B22D15/02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王利强 |
| 地址: | 31533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机 壳体 铸件 铸造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电动机壳体铸件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电动机壳体根据散热方式可分为开启机座和叶片机座,叶片机座是外形复杂的铸件,一般有两种结构形式,一种是叶片沿圆周方向360°放射状排列,一种是沿“X轴、Y轴”平行排列。由于散热片较薄3~6mm,而且深度较大,有的深达90mm,叶片间距小15~25mm;叶片机座由于叶片薄、间距小、深度大,造成造型时起模难度大,铁水充型困难,易出现冷隔、气孔、砂孔、粘砂等缺陷导致产品失效,或降低了产品的品质。
现有的工艺方法一般采用底注式,在顶部设大的加工余量或加溢流冒口等措施,较大的机座加工余量高达25mm,这种工艺出品率低85%-90%,加工余量大,成本高,尺寸精度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动机壳体铸件制造工艺的加工余量过大、加工精度较低、加工速度较慢、加工成本大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大大缩小加工余量、加工精度高、加工速度快、加工成本低的电动机壳体铸件的铸造工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动机壳体铸件的铸造工艺,所述铸造工艺采用四片芯制芯造型,采用的铸造装置包括前芯模、后芯模、左芯模和右芯模,相邻 芯模之间固定连接,四个芯模的内圈围成电动机壳体模腔,所述电动机壳体模腔的进料口位于顶部;采用顶部浇注,即将铁水从进料口浇注到所述电动机壳体模腔内,控制加工余量为4~5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大大缩小加工余量、加工精度高、加工速度快、加工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电动机壳体铸件的铸造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一种电动机壳体铸件的铸造工艺,所述铸造工艺采用四片芯制芯造型,采用的铸造装置包括前芯模1、后芯模2、左芯模3和右芯模4,相邻芯模之间固定连接,四个芯模的内圈围成电动机壳体模腔,所述电动机壳体模腔的进料口位于顶部;采用顶部浇注,即将铁水从进料口浇注到所述电动机壳体模腔内,控制加工余量为4~5mm。
可选的,各个芯模位于砂箱5内,各个芯模的外侧安装垫板6,所述垫板6与锁紧螺栓7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锁紧螺栓7穿过所述砂箱5;当然,也可以选用其他芯模的固定连接方式,例如在相邻芯模连接处设计连接角铁,通过角铁固定连接,也可以采用其他的固定方式。
本实施例中,以四片芯制芯造型,套箱锁紧螺栓顶紧,顶注吸壁引入铁水、控制浇注温度,由于采用顶部浇注,加工余量仅有4~5mm,提高了加工速度,降低了加工成本;工艺出品率大于95%;铸件合格率大于98%,表面粗糙度Ra12.5,铸件尺寸精度CT9-CT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慈溪市汇丽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慈溪市汇丽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542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