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轧带钢平整装置及冷轧带钢横折印消除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45793.X | 申请日: | 2011-08-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4305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5-0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学文;张会军;王洋;吴凤勇;戚志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华驰薄板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B15/00 | 分类号: | B21B15/00;B21D1/00;B21C47/16 |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陈浩 |
| 地址: | 451171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轧 带钢 平整 装置 横折印 消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带钢平整装置及冷轧带钢横折印消除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冷轧钢板生产工艺过程主要是:原料热轧卷→酸洗→冷轧-纵剪-清洗-退火-精整→成品,精整工序作为最后一道工序,决定着成品钢卷质量的优劣。横折印缺陷是冷轧带钢在平整拉矫工序常见的一种质量缺陷,一般在平整厚度小于0.6mm的带钢时,易产生横折印缺陷。该缺陷一般发生在带钢两边,中间部位较少。横折印缺陷的表现形式有2种:第一种是与轧制方向约呈90°的横向条纹,第二种是指甲状弧形条纹,其间距在20~100mm之间,长度为20~200mm之间。
造成横折印缺陷的主要原因是工艺原因,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板形不好:带钢冷轧时,如果板形控制不佳,轧制时产生浪高大于10mm的边浪和中间浪,罩式炉退火后容易引起带钢层间粘结, 在平整时带钢表面会产生横折印;(2)退火温度不当:带钢在罩式炉中退火时,如果温度过高。会产生层间粘接;如果带钢退火时升温、降温速度过,会引起钢卷的热胀冷缩速度过快;如果对流板的平面磨损,也会造成钢卷层间粘结,出现层间粘结的带钢,平整时易产生横折印;(3)平整前钢卷温度较高:如果平整前钢卷温度大于45℃,带钢会产生大量横折印。主要原因是,温度高时金属分子比较活跃.带钢受到拉力时很容易从弹性变形区跳跃到塑性变形区,在带钢表面产生滑移线,导致产生横折印,但当气温高于35℃、空气湿度较大时,退火后的钢卷在二次冷却炉台上散热慢,冷却速度低.虽然带钢表面温度低于45℃,但钢卷内部温度远大45℃,带钢表面也会产生横折印。冷轧薄带钢在平整后出现横折印是以上三方面的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采用从工艺控制的方法投入大,效果差。
带钢表面一旦出现横折印,不仅影响带钢表面质量,而且影响带钢的力学性能,冲压时易发生破裂。出现横折印的钢卷一般会被降级处理,根据严重情况的不同,每吨产品单价降低50-100元不等,对经济效益有严重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冷轧带钢平整装置,以解决现有装置产生横折印缺陷出现率较高的问题,同时提供一种冷轧带钢横折印消除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冷轧带钢平整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轧带钢平整装置,包括平整机,平整机的机前和机后分别设有一个开卷张力辊,在沿带材前进方向上机前的张力辊之前还设有一个开卷转向辊,所述两开卷张力辊和开卷转向辊辊身中间段为圆筒结构,其两端为对称的斜锥面结构,所述斜锥面结构的斜度范围为1:100~1:30。
所述斜锥面结构与圆筒结构的交接处为圆弧过渡结构。
所述斜锥面的长度在30~300mm之间。
本发明提供的冷轧带钢横折印消除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冷轧带钢横折印消除方法,该方法使用的平整机的机前和机后分别设有一个开卷张力辊,在沿带材前进方向上机前的张力辊之前还设有一个开卷转向辊,所述两开卷张力辊和开卷转向辊辊身中间段为圆筒结构,其两端为对称的斜锥面结构,使各辊面方向的切向力和法向力均匀的分布在磨削后斜锥面结构锥度的区域内;所述斜锥面结构的斜度范围为1:100~1:30。
所述斜锥面结构与圆筒结构的交接处为圆弧过渡结构。
所述斜锥面的长度在30~300mm之间。
本发明的冷轧带钢平整装置及冷轧带钢横折印消除方法将平整机机前和机后的两开卷张力辊以及张力辊之前设置的开卷转向辊辊身两端均磨制出对称的斜锥面结构,可以从很大程度上消除辊面方向切向力与法向力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使各辊面方向的切向力和法向力均匀的分布在磨削后斜锥面结构锥度的区域内,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横折印的质量缺陷,消除率高达92%左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冷轧带钢平整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辊子的结构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辊面的受力图。
具体实施方式
平整机组表现出的横折印缺陷,在退火工序以后并没有完全的暴露出来,在平整机开卷后出现在平整开卷机到机架之间,横折印通过平整轧制之后症状会有所减轻,但是不能完全消除。因此分析缺陷主要发生在此之间,主要有开卷转向辊、张力辊两个控制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华驰薄板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市华驰薄板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5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备胎罩
- 下一篇:一种新型涡流环锭纱的加工方法与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