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使手扶拖拉机后轮驱动的传动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43965.X | 申请日: | 2011-08-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58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谭远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远志 |
| 主分类号: | B60K17/34 | 分类号: | B60K17/34;B60K17/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47100 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扶拖拉机 后轮 驱动 传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使手扶拖拉机后 轮驱动的传动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生产的手扶变型运输机(俗称方拖)或手扶拖拉机(俗 称手拖)大都是前轮驱动,柴油机输出的动力经过离合器、变速箱及 转向离合器驱动两个前轮,后轮是从动轮,没有驱动力,在短途运输 时货物主要由后轮承重。因手拖前部发动机等机体自重小,前轮对地 面的附着力小,不能产生较大的牵引力,特别是在农村坡高路陡的情 况下很容易打滑不能行走,所以只能使用很深刻纹的轮胎和加大柴油 机的油门来获取较大的牵引力,这样不但对路面破坏严重,且耗油量 大。由于仅有前轮驱动的手扶拖拉机在短途运输时存在种种不足,不 能满足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农民需要有技术创新的新一代手扶 拖拉机。
本人已发明的、专利号为03272669.4的“一种可使手扶拖拉机 后轮驱动的传动装置”的专利技术能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应用该专 利技术生产出来的手拖,既保留现有手拖前驱动装置及可犁耕、耙田 等功能,又具有可后轮驱动的特殊功能,在运输货物时只使用后轮驱 动,以增加后轮对地面的附着力,使拖拉机的牵引力得到加强、减少 耗油量、行使更加安全。在坡陡路滑时可前后轮同时驱动,提高通过 性,特别适合在农村路况不好的情况下使用,满足广大农户对短途运 输的需要。
虽应用“一种可使手扶拖拉机后轮驱动的传动装置”的专利技术 生产出来的手拖优点很多,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 其在后轮驱动的传动方法上还存在种种不足。如:根据该专利技术, 后轮驱动的传动装置、传动轴、后变速箱、传动轴、后桥、后轮等后 轮传动构件都要装配在挂车上,并与挂车组成一个整体;手拖的车头 没有增设挂车牵引框,而与挂车连成一体的后轮驱动的传动装置又必 须安装在手拖底盘变速箱牵引框的位置上才能得变速箱内相关齿轮 的传动;所以挂车在挂接或卸挂时均需通过把后轮驱动的传动装置安 装在牵引框上或从牵引框上拆卸下来来完成。后轮驱动的传动装置既 要使后轮获得驱动力距,又要担负牵引挂车的重任。因此,与后轮驱 动装置联接的花键只能采取静联接(固定联接),同时还需增加、提 高静联接部位的抗拉强度。由于“一种可使手扶拖拉机后轮驱动的传 动装置”与传动轴之间的内外花键采取静联接,固内外花键之间不能 位移,当手拖在行驶中发生上下弹动、左右摇摆、前后顶撞时不能有 效的消除这些不良影响对车子的损害。在手拖折腰转向时也是如此, 花键联接处因手拖折腰时相对长度发生变化而受压,由于静联接的内 外花键不能滑移,所以不能消除这些因长度相对变化而产生的压应 力,也使车辆容易过早损坏。由于应用“一种可使手扶拖拉机后轮驱 动的传动装置”的专利技术生产出来的手拖还存在上述缺陷,所以广 大手拖用户希望能够对这种手拖作进一步的改进和技术创新、对后轮 驱动的传动方法进行优化,使其性能更好、功能更加完美,能更好的 为农村的经济发展、农民致富奔小康服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内容是:针对应用“一种可使手扶拖拉机后轮驱动的传 动装置”的专利技术生产出来的手拖所存在的缺陷,如:挂车挂接或 卸挂不便、手拖在行驶或折腰转向时不能消除传动构件之间所产生的 压应力使车辆容易过早损坏等问题进行改进,对后轮驱动的传动方法 进行进一步的优化,以解决该专利产品存在的种种不足,使其性能更 好、功能更加完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远志,未经谭远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4396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