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铬钢的连铸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215656.1 | 申请日: | 2011-07-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8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明;陈亮;陈永;李桂军;曾建华;杨文中;李清春;吴国荣;陈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11/22 | 分类号: | B22D11/22;B22D11/16;B22D11/111;B22D11/115;C22C38/22 |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 51124 | 代理人: | 武森涛;梁鑫 |
| 地址: | 617067 四川省攀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铬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铬钢的连铸方法。
背景技术
L80-3Cr是抗CO2、H2S等酸性气体腐蚀的石油套管用钢,该钢种不但铬含量高,而且碳含量也处于包晶范围,连铸坯表面质量及内部质量控制难度较大,容易产生铸坯表面渣坑、铸坯表面和皮下裂纹、夹渣及铸坯偏析、疏松、缩孔、内裂等缺陷。为控制连铸坯质量,获得缺陷较少的高铬钢连铸坯的专利或者文章在国内较多,与高铬54445钢连铸方法有关的专有技术主要有以下几项:
CN101708537A(公开日:20100519)《一种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连铸方法》,它包括下述依次的步骤:(一)大包开浇将钢包中的钢水导入中间包,中间包钢水达到中间包容量一半时,在钢水液面上加入低碳中包覆盖剂,钢水的成分为:C:0.030%~0.080%,Si:0.80%~1.50%,Mn:0.80%~2.00%,P≤0.035%,S≤0.030%,Cr:24.0%~26.0%,Ni:19.0%~22.0%;(二)中间包开浇中间包钢水导入到结晶器,浇注过程过热度控制:宽面冷却水为4100~4500L/min,窄面冷却水为410~450L/min;(三)拉坯中间包开浇80~120秒后,开始拉坯;拉坯速度控制为0.8~0.9m/min;(四)切坯将连铸坯切成板坯。本奥氏体耐热不锈钢的连铸方法铸的连铸坯上下表面平整光滑,无纵裂现象。该方法描述的是Cr含量为24%~26%、C含量为0.030%~0.080%的高铬不锈钢的冶炼连铸方法,连铸的为200~1200mm×2000mm连铸。该方法所生产的连铸坯偏析的程度较高,连铸坯的内部质量较差,容易出现中心疏松和中心缩孔。
CN101138785A(公开日:20080312)《大方坯的连铸方法》,该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减少连铸缺陷的450mm×360mm中碳锰钢大方坯的连铸方法。其技术方案是:450mm×360mm中碳锰钢大方坯的连铸方法,包括对坯壳的二次冷却,其中坯壳依次通过五个喷淋冷却区进行二次冷却,五个喷淋冷却区沿坯壳冷却方向冷却强度分别为151~194L/(min×m2),34~50L/(min×m2),23~35L/(min×m2),12~19L/(min×m2),8~11L/(min×m2)。该发明通过在坯壳变厚的过程中逐渐降低对坯壳的冷却强度,从而有效减少坯壳的内外温差,降低方坯的热应力,减少大方坯连铸缺陷。该方法描述的中碳钢的连铸方法,其目的是提高连铸坯内部质量和表面质量。但是仅靠二冷水优化控制,对提高连铸坯质量有一定局限,连铸坯内部容易出现偏析中心缩孔及中心疏松。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技术中高铬钢连铸时容易产生铸坯表面渣坑、铸坯表面和皮下裂纹、夹渣及铸坯偏析、疏松、缩孔、内裂等质量缺陷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高铬钢的连铸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将过热度为15~30℃的L80-3Cr高铬钢钢水注入到加有保护渣的连铸机的结晶器内冷却得到连铸坯;
b、将a步骤得到的连铸坯从结晶器内拉出,依次通过二冷区和空冷区进行冷却,所述连铸坯在二冷区的表面温度控制为950~1050℃,所述连铸坯进入空冷区时表面温度控制为950~1000℃,并对连铸坯在凝固末端进行动态轻压下处理,总压下量控制为6~10mm。
其中,上述高铬钢钢水为L80-3Cr高铬钢钢水,其成分为:碳0.15%~0.20%、硅0.15%~0.30%、锰0.45%~0.60%、磷≤0.015%、硫≤0.008%、铬2.8%~3.2%、钼0.40%~0.50%、全铝0.01%~0.04%,余量为铁及杂质。
其中,上述保护渣的重量百分比组成为:SiO2:33~40%、CaO:20~25%、Al2O3:0~6%、MgO:0~5%、Na2O:8~12%、F-:0~6%、C:10~14%、0<Fe2O3≤2.0%,碱度CaO/SiO2:0.60~0.70,半球点熔化温度:1080~1120℃、1300℃时的粘度:0.30~0.40Pa·s;所述保护渣的用量为0.30~0.50kg/吨钢,优选为0.35~0.45kg/吨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未经攀钢集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565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