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控制玉米叶片伸展方向的播种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211798.0 | 申请日: | 2011-07-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6524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9-05 |
| 发明(设计)人: | 赵兰坡;王鸿斌;高强;王宇;王淑华;张志丹;刘金华;冯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C7/00 | 分类号: | A01C7/0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孙国振 |
| 地址: | 130118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玉米 叶片 伸展 方向 播种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技术,具体涉及玉米的播种方法。
背景技术
玉米是重要粮食作物,提高玉米单产是玉米科研的重要课题。玉米属禾本科单子叶植物,叶是玉米重要的营养器官之一,其主要功能是进行光和作用和蒸腾作用,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光和产物,为植株各器官的生长提供物质来源。叶互生在茎秆上,每节只着生一片叶,并在一个平面上相间排列成二行。在玉米的高产栽培措施中,合理密植是重要措施之一。研究表明,玉米的栽培密度直接影响叶面积指数,进而影响产量。因此,叶面积指数是可较好反映玉米群体光和效率的动态指标。在一定的范围内,玉米的产量随叶面积指数的增大而提高。但在以往的玉米种植中,由于每株玉米叶片伸展方向各不相同,导致当叶面积增加到一定的限度后,叶片间相互遮盖,使个体光照不足,光合效率减弱,产量反而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控制玉米叶片伸展方向的播种方法,减少在密植情况下玉米叶片之间的遮光面积,克服密植增产中因光照不足而影响产量的矛盾。本发明中提出的“玉米叶片伸展方向”是指以玉米植株的茎秆为中心,两侧叶片对应向相反方向伸展所形成的直线与垄(或行)所形成的夹角。
本发明是在申请人率先发现玉米叶片伸展方向与种子顶部椭圆形投影长轴线相垂直或者表述为与种胚纵向剖面(通过顶部椭圆形投影短轴与种尖的剖面)相平行的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得到可通过种子在土壤中的埋置状态来控制植株叶片的伸展方向的启示,通过室内出苗及田间试验验证,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的播种方法是:播种时,使播在土壤中的每一粒种子的扁平面都处在水平面上,并使种子尖端与顶部椭圆投影的长轴中间点的连线与播种者所期望的叶片伸展方向相一致,或者使播种在土壤中的每一粒种子的尖端竖直朝下,顶部向上,并使种子的扁平面或者说种子顶部椭圆形投影长轴线与播种者所期望的叶片伸展方向呈直角。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人为措施,控制田间玉米叶片伸展方向,可有效改善传统播种方法造成的植株叶片伸展方向的随机性,变无序为有序,避免了因叶片密度增加带来光照不足,为减轻或避免播种过密造成的叶片遮光提供技术支撑。为进一步增加玉米栽培的密度,从而大幅提高玉米的单产水平奠定了基础。
效果试验验证
室内秧盘定向播种试验表明,当将玉米种子胚乳朝上,种子长轴与垄(或行)呈45℃角状态下播种时,出苗后,所有苗的第一片真叶的伸展方向均与行向呈45℃角;当植株进入拔节期后,茎秆两侧叶片伸展方向均与行向呈45℃角,植株叶片伸展方向的控制率达100%。
田间试验表明,定向播种的处理,出苗后,第一片真叶的伸展方向与垄(行)呈45℃角的植株数占调查植株总数的93%,当植株进入拔节期后,叶片伸展方向与垄(行)呈45℃角的植株数所占比例为92%,即此时叶片伸展方向的控制率达92%。有8%的苗的叶片伸展方向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偏转,其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田间条件下,种子覆土时,由于种种原因(如大土块盖在种子之上),使种子错位,从而改变了苗的叶片伸展方向。二是出苗时遇到坚实土块或石块等的阻碍,致使苗叶片伸展方向错位。因此,如能注意解决好这两个影响因素,植株叶片伸展方向的控制率还可进一步提高。在随机播种(即农民常规播种方法)的处理中,植株叶片伸展方向与垄(或行)夹角大致呈45℃植株数占调查植株总数的百分率平均为14.6%,表现出植株叶片伸展方向的随机性和无序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种子的扁平面处在水平面上,胚乳朝上、种子尖端与顶部椭圆投影长轴中间点的连线与垄向小夹角呈45度时,植株叶片的伸展方向图。
图2为种子的扁平面处在水平面上,胚乳朝上、种子尖端与顶部椭圆投影长轴中间点的连线与垄向夹角呈90度时,植株叶片的伸展方向图。
图3为种子尖端垂直朝下,顶部朝上,种子顶部长轴线(或扁平面)与垄(或行)小夹角呈45℃时,植株叶片伸展方向图。
图4为种子尖端垂直朝下,顶部朝上,种子顶部长轴线(或扁平面)与垄(或行)相平行时,植株叶片伸展方向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阅图1,人工播种,种子扁平面处在接近水平面上,胚乳朝上、种子尖端与顶部长轴中间点的连线(或种胚纵向剖面)与垄(或行)小夹角呈45℃,长出的植株的叶片伸展方向与垄(或行)的小夹角均为45℃。图1中序号1为种子、序号2为叶片、序号3为垄台、序号4为垄沟。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农业大学,未经吉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21179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