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97551.8 | 申请日: | 201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84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巨晓洁;魏竭;谢锐;褚良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K9/50 | 分类号: | A61K9/50;A61K47/02;A61K47/3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黄幼陵 |
| 地址: | 610207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释放 传质 速率 调控 智能 载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靶向微载体给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依靠外界环境刺激实现药物可控调速释放的给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智能微囊载体系统由于其贮库型结构和相对较快的环境响应速率,被认为是最理想的智能化给药载体,特别适用于毒副作用大和稳定性差的药物的靶向给药,不仅载药量高,还可以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并且使药物只在病变部位释放,在其他正常部位不产生毒副作用。因此,智能微囊载体系统被认为是实现靶向给药、征服癌症等疑难病症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该领域工作者研究的热点。
目前研究报道的智能药物载体,利用体内或外加的环境刺激实现靶向给药,而其对内载药物的控制释放主要基于“开—关”式释药模式,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将具有环境响应特性的智能高分子材料接枝到多孔微囊膜的膜孔中,或将环境感应型的凝胶颗粒填充到微囊膜的膜层中,而微囊膜本身不具有环境响应特性,仅依靠接枝链或包埋颗粒急剧的收缩—膨胀突跃变化改变药物传质阻力,实现药物“开—关”式控制释放;另一类是将环境响应型凝胶材料作为整体微囊膜的控释给药系统,这类智能微囊的释药机制主要是依靠微囊膜本身的体积收缩—溶胀变化改变药物传质阻力,或反相利用微囊膜体积突然的收缩变化产生挤压作用,来实现药物的“开—关”式控释给药。可以看出,基于以上几种类型设计的智能微囊给药系统,由于其“开—关”式释药方式,药物的控释往往处于“开”或“关”两种极端状态,药物的释放传质速率不能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效果灵活调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迄今,对于智能微囊给药系统的研究主要围绕在如何进一步提高微囊的环境响应速率,以及研发具有多重响应功能的微囊这两个方面,具有调速释药功能的智能微囊给药系统,在国内外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及其制备方法,此种给药载体不仅能够通过外加磁场实现靶向定位,利用病变部位的pH值变化实现药物在靶区的自律式释放,而且能够根据需要外加特定温度刺激实现其释药速率的调控。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采用阳离子型pH敏感高分子凝胶材料——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作为给药载体骨架(微囊膜层),实现给药载体在病变部位的pH响应型自律式给药行为;将Fe3O4超顺磁纳米颗粒置于给药载体骨架中,利用外加磁场的导向作用实现给药载体的定向移动和靶向定位;采用温敏材料制备成温敏亚微球置于给药载体骨架中作为温控微型释放速率“调节阀”,通过人工局部加热调控环境温度实现对释药速率的调控。
本发明所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为中空球形微囊,其囊膜主要由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组成,其中聚[甲基丙烯酸-N,N-二甲氨基乙酯]为囊膜基体,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均匀分散于囊膜中。
上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在pH为7.4的缓冲溶液中,所述微囊的粒径为200μm~500μm,囊膜厚度为30μm~80μm。所述缓冲液是由浓度0.2mol/L的磷酸氢二钠水溶液和浓度0.1mol/L的柠檬酸水溶液配制,所述磷酸氢二钠水溶液与柠檬酸水溶液的体积比为18.17∶1.83。
上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所含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质量分数为2%~10%,所含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的质量分数为2%~13%。
上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所含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温敏亚微球或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共聚-丙烯酰胺-共聚-烯丙胺]温敏亚微球在30℃水中的粒径为300nm~1100nm,所含超顺磁性Fe3O4纳米颗粒的粒径为8nm~12nm。
本发明所述释放传质速率可调控型智能给药载体采用以下方法载药:将所述给药载体浸泡于pH=3~6的药物浓度为饱和的水溶液中,浸泡时间至少为72小时(药物扩散进入微囊达到平衡),然后将装载有药物的给药载体分离出,冻干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75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急性气管炎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相思子蛋白纳米粒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