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本安开关电源性能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96853.3 | 申请日: | 2011-07-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37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于月森;左东升;伍小杰;李世光;史雯;戚文艳;谢冬莹;张望;冯海兵;左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宝迪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1/44 | 分类号: | H02M1/44;H02M1/32 |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程化铭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开关电源 性能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爆炸性危险环境的本安开关电源,特别是一种提高本安开关电源性能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防爆类型有:隔爆型、增安型、本质安全型等等。比较各种防爆形式可知,本质安全型电气设备从电路的电气参数设计保证了防爆的要求,省去了厚重的防爆外壳,有着安全程度高,体积小,重量轻,携带维护方便和造价较低等优点,因此本质型安全电路被广泛应用。
大功率电气设备的广泛使用,增加了对大功率本安开关电源的需求。又由于本质安全的特殊要求,当本安电源采取并联方式提高本安电源的功率时,会由于电流不均衡造成本安电源失效的问题,所以无法通过多个本安电源通过并联的方式来实现功率的提高。此外,当本安电源在满载运行情况下出现短路故障时电流变化率较大,本安开关电源的EMI效果较差。
目前为实现输出本质安全而提出的方法有:(1)采用分流元件,如电感的分流元件,分流电容等,但是此方法只能用于本安电路中的元器件;(2)采用保护性组件,如进行过流,过压保护,但是目前多采用恒流型本安电源,发热严重。(3)对电气设备中元件参数进行限制,但是必须对所有的元器件故障状态下所存储的能量作出详细计算,设计过程复杂且需模型准确。虽然采用了各种方法来提高本安开关电源的功率,但是目前本安开关电源的功率停留在10W左右的级别,仍然无法满足工业现场的功率要求。又因为保护方法中应用了电力电子器件,导致了EMI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提高本安开关电源性能的方法及装置,解决目前本安开关电源功率较小,本安开关电源的EMI效果较差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采用电感检测电流变化率的方法,使主电路截止,同时通过电感来延迟短路时电流变化的时间,使得在电压降为零后电流才开始上升,从而减少故障时的放电能量,同时电感控制短路时电流变化率,降低了EMI的影响;采用由运算放大器及电阻构成的电流微分测量器,对输入信号进行检测并放大,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通过逻辑门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路产生的驱动信号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断开与闭合;第一开关与限流电感串联连接,限流电感延迟电流变化的时间,使电压降为零时电流才开始上升;电流微分测量器检测电流变化率,电感的两端接在电流微分测量器的输入端,当发生短路时,即在电容性点燃情况下,电感两端产生感应电动势,电流微分测量器检测到该信号并放大,放大器输出信号使得驱动电路驱动第二开关闭合,第一开关断开;当电路断开时,即在电感性点燃情况下,限流电感与二极管形成内部环路,吸收限流电感上的尖峰电压,阻止限流电感上能量的释放。
本发明的装置包括电流微分测量器、驱动电路、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电感、限流电感和二极管,电流微分测量器与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同时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开关连接在电流微分测量器和限流电感之间,与限流电感为串联连接,第二开关的一端连接在第一开关和限流电感之间,第二开关的另一端通过电阻R接地,限流电感与二极管并联连接,并联连接的限流电感与二极管通过负载电阻接地;
电源的负极接地,正极连接电感,然后依次连接第一开关,限流电感,负载电阻、最后接地,当负载发生电容性点燃的情况下,第二开关闭合将限流电感接地;所述的电流微分测量器,运放U1的一个输入端接在电感的正端,另一输入端分别通过电阻R1接在运放U2的一个输入端,通过电阻R2及电阻R3接在运放U3的一个输入端;运放U2的一个输入端接在电感的负端,另一输入端通过电阻R5及R6接在运放U3的一个输入端,此输入端通过电阻R7接地,运放U3的另一输入端通过电阻R4接在运放U3输出端上;运放U3输出端与第一逻辑门U4及第二逻辑门U5连接,再分别接到二个驱动电路的输入端,二个驱动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控制端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宝迪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宝迪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968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环保增强型五层蜂窝状汽车复合棚板
- 下一篇:一种光触媒抗菌涂层钢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2M 用于交流和交流之间、交流和直流之间、或直流和直流之间的转换以及用于与电源或类似的供电系统一起使用的设备;直流或交流输入功率至浪涌输出功率的转换;以及它们的控制或调节
H02M1-00 变换装置的零部件
H02M1-02 .专用于在静态变换器内的放电管产生栅极控制电压或引燃极控制电压的电路
H02M1-06 .非导电气体放电管或等效的半导体器件的专用电路,例如闸流管、晶闸管的专用电路
H02M1-08 .为静态变换器中的半导体器件产生控制电压的专用电路
H02M1-10 .具有能任意地用不同种类的电流向负载供电的变换装置的设备,例如用交流或直流
H02M1-12 .减少交流输入或输出谐波成分的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