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豆素C及其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81931.2 | 申请日: | 2011-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764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14 |
| 发明(设计)人: | 陆豫;邱声祥;洪挺;余勃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43/215 | 分类号: | C07C43/215;C07C43/225;C07C43/23;C07C41/16;C07C41/01;C07C41/20;C07C309/73;C07C303/28;C07C69/708;C07C69/157;C07C67/31;C07C67/08;C07D307/7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木豆 及其 衍生物 制备 抗癌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类木豆素C衍生物及其在制备抗癌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背景
癌症是一个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寻找高效,副作用小的药物是抗癌药物研发的主要方向。
天然产物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多样性,使它在药物研究史上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活性天然产物为先导化合物,对其结构修饰改造以获得高效、低毒的药物,是当前新药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其中二苯乙烯化合物对于肺癌、肝癌、白血病、垂体腺瘤、肾癌、结肠癌、卵巢癌、乳腺癌、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宫颈癌、鼻咽癌等多种癌细胞都有抑制作用。但目前已发现的具有生理活性的二苯乙烯衍生物的缺点是生物活性较低,临床用药剂量大等。因此以这类化合物为先导,寻找与发现新的具有更高生理活性的二苯乙烯衍生物是近年来药物研究与开发的热点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新的木豆素C(longistyleC)及其衍生物,该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木豆素C及其衍生物结构如以下式所示:
。
本发明的木豆素C衍生物,由天然二苯乙烯类化合物经过化学修饰而得到的。
本发明所述的木豆素C衍生物制备如以下方程式所示:
。
通过体外癌细胞抑制试验表明,本发明的木豆素C及其衍生物对多种肿瘤细胞株如肺癌、肺腺癌、肝癌、乳腺癌、子宫癌等有显著的抑制的作用,而对正常细胞毒性则显著降低。尤其对肺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细胞(MCF-7)等癌细胞具有很强的细胞毒性;其中木豆素C对肺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细胞(MCF-7)有一定的毒性,而它的衍生物DT-7,DT-10对肺腺癌细胞(A549),肝癌细胞(HepG2),都有较好的毒性,且接近于阿霉素的活性;对乳腺癌细胞(MCF-7)化合物DT-10也具有很好的细胞毒性,IC50值为7.32981umol/L,接近他莫西芬的活性。因此本发明的木豆素C及其衍生物可用于制备治疗癌症的药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癌症的药物,其含有上述本发明的木豆素C及其衍生物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助剂。该药物可制成注射剂、片剂胶囊、悬浮剂或乳剂的形式使用,其给药途径可为口服、经皮、静脉或肌肉。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2-异戊烯-3,5-二甲氧基-芪的的制备(DT-1) 。
称取木豆素C0.5g(1.7mmol),研磨后加入K2CO30.23g(1.7mmol),加入丙酮50ml,搅拌下滴加Me2SO40.2ml(1.7mmol),30℃反应6h,过滤,浓缩,用200~300目硅胶柱层析(石油醚:乙酸乙酯=19:1为洗脱剂)纯化,得白色固体(DT-1)0.48g,产率为91.6%。m.p.60-61℃; 1HNMR(CDCl3)δ(ppm):1.67 (s, 3H),1.80(s,3H),3.43(d,J=6.6Hz,2H),3.78(s,3H),3.82(s,3H),5.13(t,J=6.6Hz,1H),6.41(s,1H),6.74(s,1H),6.96(d,J=16.2Hz,1H),7.24(t,J=7.8Hz,1H),7.34(t,J=7.8Hz,2H),7.36(d,J=16.2Hz,1H), 7.48(d,J=7.8Hz,2H)。ESI-MS m/z 309([M+1]+,100%)。Anal.Calcd for C21H24O2:C,81.78; H,,7.84.。Found:C,65.77;H,7.86。
实施例2.2-异戊烯-3-甲氧基-5–氯丙氧基-芪的制备(DT-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819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旋下药机构及其下药方法
- 下一篇:一种便捷固物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