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强腐蚀介质的换热管的制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74109.3 | 申请日: | 2011-06-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7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26 |
| 发明(设计)人: | 龚辉;潘红良;王文;朱国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务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9/04 | 分类号: | B29C49/04;B29C49/42 |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信专利商标事务所 31228 | 代理人: | 杨丹莉 |
| 地址: | 2019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腐蚀 介质 热管 制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管的制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强腐蚀介质的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涂镀包装材(电镀铬-电镀锡板)是冷轧薄板的高端产品,其采用连续电镀机组进行生产。连续电镀机组具有带钢运行速度快、镀层质量要求高的特点,由此对电镀工艺提出很高的要求,其中镀液的温度是一项重要的指标。镀液温度由镀液换热设备控制,其在镀液需要加热时使镀液快速升温,而当镀液需要冷却时使镀液快速冷却。此外,由于不同机组的镀液中含有苯酚磺酸、硫酸、铬酸、氢氟酸等强腐蚀性的介质,因此需要换热器具有高耐腐蚀性。
现有的金属换热管无法满足上述要求,且金属换热管在对镀液进行加热的过程中,会产生杂质离子污染镀液,进而影响到镀层的质量。
公开号为CN2491803,公开日为2002年5月15日,名称为“氟塑料管束式换热器”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其主要适用于石油、化工行业各种类型的热交换器或带有搅拌装置的反应器,因此其未考虑耐腐蚀性的和高导热量的要求。
发明内容
当对含有强腐蚀性介质的液体进行加热时,需要换热管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且换热管在工作过程中不能产生其他杂质离子污染被加热液体。据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对强腐蚀介质进行加热的换热管的制作方法,使用该方法制得的换热管不仅需要有很好的传热性能,还需要有良好的耐温、耐压性,此外还应当有很高的耐蚀性。
根据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强腐蚀介质的换热管的制作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骤:
(1)制作石墨粉:将石墨研磨成颗粒直径为1~10um的石墨粉,然后将所述石墨粉和偶联剂搅拌混合以对所述石墨粉进行表面处理;
(2)混胶:将上述经过表面处理的石墨粉按比例与可熔性聚四氟乙烯(PFA)搅拌混合后出料,石墨粉与可熔性聚四氟乙烯的比例为5~30wt%,;
(3)造粒:将上述混合物料造粒,造粒的温度控制在350±30℃,颗粒的粒度大小为1~5mm;
(4)吹管:将上述颗粒进行吹管,吹管温度控制在350±30℃,制得的换热管的壁厚为其直径的0.06~0.1倍。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搅拌时间为5~30分钟。
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优选地,所述步骤(2)中搅拌时间为5~30分钟。
优选地,所述换热管的制作方法还包括步骤(5)检管:要求管子表面光滑,水压试验要求爆破压力不低于4.0MPa,蒸汽耐压试验要1.2MPa的饱和蒸汽压力下1小时无任何变形,换热管的导热系数不低于0.5W/m.℃。
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其基本思路为采用石墨改性聚四氟乙烯作为换热管材料,通过该方法制得的换热管热交换效率高,换热管表面不粘附、不结垢,且具有很强的耐压性,还具有很高的耐腐蚀性。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下述步骤制作换热管,该换热管用于强腐蚀介质,各实施例中的具体参数详见表1:
(1)制作石墨粉:将石墨研磨成石墨粉,颗粒直径1~10um,采用硅烷表面偶联剂进行表面处理,处理的方法是将石墨粉和硅烷偶联剂放入高速搅拌机搅拌5~30分钟;
(2)混胶:将经表面处理的石墨粉按比例与PFA在高速搅拌机中搅拌混合,石墨粉与PFA的比例控制在5~30%之间,混合5~30分钟后出料;
(3)造粒:将该混合物料在螺杆挤出机中造粒,造粒的温度控制在350±30℃,粒子的粒度大小为1~5mm;
(4)吹管:将造粒后的颗粒在塑料挤出机上挤成管子,吹管温度控制在350±30℃,管子的壁厚是直径的0.06~0.1倍;
(5)检管:检验项目包括表面形貌、耐压、耐温,要求表面光滑,水压试验要求爆破压力不低于4MPa,蒸汽耐压试验要1.2MPa的饱和蒸汽压力下1小时无任何变形,换热管的导热系数不低于0.5W/m.℃。
表1列出了本案各实施例中制造换热管的具体工艺参数以及制得的换热管的性能
表1.
要注意的是,以上列举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以上实施例,随之有着许多的类似变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如果从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务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务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741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