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散热模块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65591.4 | 申请日: | 2011-06-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339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19 |
| 发明(设计)人: | 林春龙;柯皇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H01L23/46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徐金国 |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散热模块。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电子设备于运转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若不将此热量有效率地排除,轻则电子设备容易发生当机的状况,严重时则可能会烧毁电子设备(例如笔记型计算机)中的电子组件,而造成财产损失或让使用者受到伤害。因此,设计者通常都会在电子设备中设置散热模块。
近年来,由于电子芯片具有较高的效能,因此也会产生较高的温度,使得对应电子芯片的散热模块也越来越重要。散热模块通常具有风扇叶片组与散热片,其中散热片可能通过长条形的金属管或热管(heat pipe)接触高温的电子芯片,让电子芯片产生的热可传至散热片。另一方面,通过风扇叶片组产生较低温的气流来降低散热片的温度,让电子芯片的温度也可连带降低。
泛用型的散热模块除了包含风扇叶片组与散热片外,还具有外壳。使用者可将此外壳锁固在电子产品的壳体上,并于散热模块的外壳内产生气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种散热模块,其中底板上具有挡墙来取代泛用型散热模块的外壳。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一种散热模块包含壳体、电路板与风扇叶片组。壳体包含底板、侧壁与挡墙。侧壁直立于底板且具有出风口。挡墙直立于底板且位于侧壁内。挡墙具有开口面对出风口。电路板覆盖于挡墙上。风扇叶片组位于底板、挡墙与电路板所定义的容置空腔中。
在本发明上述实施方式中,由于散热模块的壳体包含底板与挡墙,且电路板覆盖于挡墙上。因此,风扇叶片组设置于底板、挡墙与电路板之间的容置空腔中可省略泛用型散热模块的外壳。如此一来,制造者可以节省外壳的材料与空间而降低制造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散热模块的立体图;
图2绘示图1的散热模块的爆炸图;
图3绘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散热模块的立体图;
图4绘示图3的散热模块的爆炸图;
图5绘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散热模块的立体图;
图6绘示图5的散热模块的爆炸图;
图7绘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散热模块的立体图;
图8绘示图7的散热模块的爆炸图;
图9绘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散热模块的侧视图;
图10绘示根据本发明又一实施方式的散热模块的立体图;
图11绘示根据本发明再一实施方式的散热模块的立体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0:散热模块 110:壳体
111:容置空腔 112:挡墙
113:孔洞 114:出风口
115:开口 116:第二入风口
117:底板 118:凸出部
119:侧壁 120:电路板
122:第一入风口 130:风扇叶片组
132:叶片 134:支架
138:驱动装置 140:固定组件
150:散热片 160:填充材
170:气流压缩区域 180:气流释放区域
190:热源 192:传热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揭露本发明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图1绘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散热模块100的立体图,图2绘示图1的散热模块100的爆炸图。同时参阅图1与图2,散热模块100包含壳体110、电路板120与风扇叶片组130。壳体110包含底板117、侧壁119与挡墙112。其中,侧壁119直立于底板117且具有出风口114。挡墙112直立于底板117且位于侧壁119内。挡墙112具有开口115面对出风口114。电路板120覆盖于挡墙112上。风扇叶片组130位于底板117、挡墙112与电路板120所定义的容置空腔111中。
在本实施方式中,散热模块100还包含散热片150,其设置于出风口114与挡墙112的开口115之间。电路板120具有第一入风口12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559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电源管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手机装置及其预测电池续航能力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