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体式工业缝纫机的电机结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63336.6 | 申请日: | 2011-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64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2-29 |
| 发明(设计)人: | 郭惠君;李文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郭惠君;李文卫 |
| 主分类号: | H02K7/14 | 分类号: | H02K7/14;H02K5/04;H02K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体式 工业 缝纫机 电机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工业缝纫机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工业缝纫机的电机 结构。
背景技术
工业缝纫机是用一根或多根缝纫线,在缝料上形成一种或多种线迹,使 一层或多层缝料交织或缝合起来的机器。工业缝纫机的应用非常广泛,而现 有的工业缝纫机电机的安装与传动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通过皮带(三角带)传动的方式:电机安装在台板下面,在电机 与缝纫机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这种结构的特点是电机与机头皮带轮的距离可 以比较大,但这种方式受皮带安装松紧影响较大,传动效率稍低;传动比不 够准确(皮带会打滑);振动较大。
第二、通过皮带(同步带)传动的方式:电机安装在台板下的机头上, 在电机与缝纫机之间通过同步皮带传动。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传动比准确,只 是电机与机头同步带轮之间的中心距不能太大,只能用于少数特种机器的场 合。
第三、直接驱动的方式:电机直接固定在机头上,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 缝纫机上轴相连。这种结构的特点是传动比准确,传动平稳;只是整个电机 直接固定在机头上,占空间大,机头美观度受影响,且安装电机的止口加工 精度要求高;
综上所述,现有的工业缝纫机还存在上述可以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因此, 特别需要一种一体式工业缝纫机的电机结构,已解决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体式工业缝纫机的电机结构,针对现有技 术存在的缺陷,使电机成为了缝纫机机头的一部分,充分利用了缝纫机机头 内腔的空间,使内腔成为了电机的组成零件,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 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体式工业缝纫机的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工业缝纫机 机头内的电机定子组件以及设置在工业缝纫机主轴上的电机转子组件,所述 电机定子组件套装在所述电机转子组件的外侧,所述电机定子组件通过电机 出线与电源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工业缝纫机机头后端设置有电机端 盖,所述电机端盖通过止口与工业缝纫机机头定位,保证电机定子组件与主 轴的同轴度;所述电机端盖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工业缝纫机机头上,以固定 电机定子组件。
进一步,所述电机端盖与所述电机定子组件之间设置有波纹垫圈。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工业缝纫机的主轴前端设置有手轮。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出线穿过电机端盖与电源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工业缝纫机的主轴上设置有起控制 作用的编码器。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定子组件的前端和后端设置有 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与电机定子组件固定。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定子组件与工业缝纫机机头通 过电机定子组件的外圆及端面进行定位。
本发明的一体式工业缝纫机的电机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电机和缝纫机成为一体,节省了电机外壳、端盖、电机轴、联轴器 等零件,成本大幅降低;
(2)减少了电机与缝纫机机头的安装精度,减短了传动链长度,使得传 动精度更高,传动更平稳;
(3)节省空间,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美观,机电一体化集成度更高;
(4)电机定子线圈直接嵌在缝纫机机头内,电机运行的热量直接通过缝 纫机机头散热,电机散热效果更好。
本发明的一体式工业缝纫机的电机结构,与现在的产品相比,打破了传 统意义上工业缝纫机电机都有独立个体的概念,使电机成为了缝纫机机头的 一部分,充分利用了缝纫机机头内腔的空间,使内腔成为了电机的组成零件, 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本发明的特点可参阅本案图式及以下较好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而获得清 楚地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体式工业缝纫机的电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郭惠君;李文卫,未经郭惠君;李文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33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