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黄酮类化合物的新用途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62826.4 申请日: 2011-06-16
公开(公告)号: CN102274237A 公开(公告)日: 2011-12-14
发明(设计)人: 彭腾;邓赟;邱建平;陈裕;贺钢民;李鸿翔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中医药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7048 分类号: A61K31/7048;A61K31/352;A61P35/00
代理公司: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代理人: 李高峡
地址: 611137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酮类 化合物 用途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黄酮类化合物的新用途,属于药物领域。

背景技术

原发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是依赖于血管新生(Augiogenesis)的。肿瘤自身具备启动和促进新生血管生成的能力,以满足自身的新陈代谢和营养物质供应的需要,并通过血管源源不断地向宿主输送转移细胞,并在机体的其他部位继续生长和诱导血管形成,导致肿瘤转移。如果没有血管生成,原发肿瘤的生长不会超过1-2mm,也不会出现浸润和转移。不仅实体肿瘤需要依赖血管生成,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恶性淋巴瘤、白血病等,这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也与血管生成密切相关。

不仅如此,血管新生(Augiogenesis)也是其他许多病理过程的基本事件之一,如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银屑病、动脉粥样硬化等。

因此,以血管生成为靶点,开发血管新生抑制剂,不但可用于大多数肿瘤的阻断和治疗,还可以用于对其他与血管新生有关的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近年来,从天然植物或中药中寻找新型抗肿瘤血管新生药物,是肿瘤研究的热点和突破口。黄酮类化合物就是抗肿瘤血管新生药物的其中一类,目前,已见报道的能够用于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黄酮类化合物有染料木黄酮(三羟基异黄酮)、水飞蓟素、黄芩素、芹菜素等。

在黄酮类化合物中寻找其他抗肿瘤血管新生的化合物,以便提高临床用药的多样性,显得尤为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提供黄酮类化合物的新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通式(1)所示的黄酮类化合物在制备抑制血管新生的药物中的用途;

其中,R1、R2、R3、R5为H或OH;R4为H或吡喃葡萄糖基。

其中,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式见式(2)-(6):

5-羟基黄酮                               2-苯基色原酮                      5,8-二羟基黄酮

(5-hydroxy flavone)                  (2-phenyl-chromone)               (5,8-dihydroxy flavone)

2’-羟基黄酮3’-羟基-黄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

(2′-hydroxy flavone)(3′-hydroxy-flavone-4′-O-β-D-glucopyranoside)

进一步地,所述的药物是抑制肿瘤血管新生的药物。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肿瘤是实体瘤或血管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它是以式(1)-(6)任意一种化合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常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的制剂。

其中,所述制剂为口服制剂。

进一步地,所述制剂为散剂、颗粒剂、片剂、丸剂、滴丸或口服液。

通式(1)所示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血管新生抑制作用,特别是5-羟基黄酮、2-苯基色原酮等黄酮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血管形成抑制作用,能够有效用于癌症的治疗,为临床用药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提取和初步分离流程图

图2石油醚部位的分离流程图

图3酸乙酯部位的分离流程图

图4正丁醇部位的分离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本发明药物组合物的制备

取2’-羟基黄酮,加入淀粉,混匀,制粒,得颗粒剂。

本发明中所用各化合物为:5-羟基黄酮、2-苯基色原酮、5,8-二羟基黄酮、2’-羟基黄酮、3’-羟基-黄酮-4’-O-β-D-吡喃葡萄糖苷。

上述化合物可以通过购买市售商品得到,也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制备得到:

1材料与仪器

1.1药材

钟花报春花:由重庆中药研究所涂永勤博士鉴定为钟花报春Primula sikkimensis Hook。

1.2试药

柱层析硅胶(200~300目,青岛海洋硅胶干燥剂厂),薄层层析硅胶G和GF254(青岛海洋硅胶干燥剂厂),Sephadex LH-20(Amersham Biosciences),石油醚、氯仿、二氯甲烷、乙酸乙酯、正丁醇、甲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1.3仪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282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