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提高水稻钾离子外排逆向转运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61173.8 | 申请日: | 2011-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502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大兵;米华玲;时楠;梁婉琪;袁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K14/415 | 分类号: | C07K14/415;C12N15/29;C12N1/21;C12N15/82;A01H5/00;C12R1/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交达专利事务所 31201 | 代理人: | 王毓理 |
| 地址: | 20110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水稻 离子 外排 逆向 转运 方法 | ||
1.一种调节水稻钾离子外排逆向转运蛋白,其特征在于,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中第1-3465位所示。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水稻钾离子外排逆向转运蛋白,其特征是,该宿主细胞为真核细胞,具体来自水稻。
3.一种具有钾离子外排逆向转运蛋白活性的多肽,其特征在于,其氨基酸序列如SEQ IDNO.2所示。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蛋白的突变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γ射线对粳稻9522品系进行处理,种植后在F2代挑选叶脉变白的突变体,获得水稻钾离子外排逆向转运蛋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突变方法,其特征是,通过突变获得钾离子外排逆向转运的突变体。
6.一种基于水稻的kea1突变体的制种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利用60Coγ射线对粳稻9522品系进行处理,对诱变的F2代中一中脉变白突变体三代回交,获得隐性单基因调控的稳定遗传的kea1突变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突变体的制种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利用60Coγ射线对粳稻9522品系进行处理是指:利用60Coγ射线为诱变源,以280Gy处理剂量,处理粳稻9522种子。
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钾离子外排逆向转运蛋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水稻抗逆株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利用RNAi技术抑制水稻中KEA1基因的表达,从而控制水稻钾离子运输上的特性,通过抑制该蛋白的表达得以产生水稻抗逆株系。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应用水稻抗逆株系的农杆菌EHA105,其特征在于,为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其保藏号为CGMCC No.4821,保藏日期为:2011年4月29日。
11.一种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水稻的kea1突变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突变体恢复到野生型表型。
12.一种消除权利要求11所述水稻的kea1突变体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通过将SEQ ID NO.4所示的基因组序列片段通过BamHI和SalI插入到用于转化水稻的双元载体pCAMBIA1301载体中;并将载体通过电击导入农杆菌EHA105,使用遗传转化手段转化突变体kea1和野生型9522成熟胚愈伤得以实现。
1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应用得到的野生型农杆菌EHA105,其特征在于,为根癌土壤杆菌4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其保藏号为CGMCC No.4820,保藏日期为:2011年4月29日。
14.一种根据上述任一权利要求所述蛋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用于将KEA1蛋白定位在叶绿体上。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叶绿体来自烟草叶片。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通过引物扩增SEQ ID NO.5作为蛋白叶绿体定位信号肽,将该片段通过AflIII/NcoI和BglII插入到改造过带有eGFP标签的双元载体pCAMBIA1301载体中构建得到p1301:SigKEA1:eGFP载体,通过电击导入农杆菌GV3101,使用农杆菌注射瞬时转化手段转化烟草叶片得以实现。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应用,其特征是,所述的引物序列为:
Sig-1F:5′ccacatgtggATGGATTTGTCTAGGTTTACTGCC 3′,
Sig-3R:5′gaagatctCTCGGTATTATCGACTACTGAGCC 3′。
18.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所述的应用得到的农杆菌GV3101,其特征在于,为根癌土壤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其保藏号为CGMCC No.4823,保藏日期为:2011年4月29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61173.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