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船舶的喷水混流推进体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59952.4 | 申请日: | 2011-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7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2-07 |
| 发明(设计)人: | 孙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志伟 |
| 主分类号: | B63H11/02 | 分类号: | B63H11/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34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船舶 喷水 推进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船舶推进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用于进一步回收船舶的外挂式喷水推进系统的喷水能量,用以进一步改善船舶及其外挂式喷水推进系统的流场,用来进一步提高船舶的推进功率和推进效率的喷水混流推进体。
背景技术
船舶导流推进系统可以分为三种:一种是艏艉导流推进系统,包括艏艉导流管和推进泵等;一种是舯艉导流推进系统,或者说是内置式喷水推进系统;另一种是艉艉导流推进系统,这是外挂式喷水推进系统,如喷水推进组合体、泵喷推进器和导管桨等。
外挂式喷水推进系统与内置式喷水推进系统相比,虽然其在增推减阻上的综合效益要稍差一些,但是它具有结构简单和安装方便的优点,因而有利于船舶的模块化设计、建造和维修,从而降低了各种成本。这是外挂式喷水推进系统存在的必要性。
船舶导流推进系统的混流装置(专利申请200810174080.7),或者说混流器,能够改善船舶及其推进系统的流场从而降低了船舶的兴波阻力,能够回收导流推进系统的一部分喷水能量从而提高了船舶的推进功率和推进效率。
外挂式喷水推进系统在加装混流器后,可称为外挂式喷水混流推进系统。
双体导管桨是外挂式喷水混流推进系统的一种具体应用。双体导管就是一个开缝导管。所说的开缝增举作用,实质上是射流泵的推进效应。双体导管的结构缺陷导致了其内部的射流(或者说混流)效应比较弱因而其混流推进效应也比较弱,不利于推进功率和推进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如果双体导管是两个错层导管,这实际上就是一种简单的混流器。这种混流器,结构过于简单,功能没能优化,因而不仅几乎没有推进效用,而且所产生的负压差在一定程度上还恶化了船舶的艉部流场以及导管桨的进流流场。
现有技术没有公开外挂式喷水混流推进系统进行结构优化和功能优化的技术方案,没有解决外挂式喷水混流推进系统的推进功率和推进效率的进一步提高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外挂式喷水混流推进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需要进一步优化,其推进功率和推进效率需要进一步提高。
为了解决在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船舶的喷水混流推进体,主要由导管和套管组成,导管伸入套管从而构成混流器,导管的出口部分是射流管,导管的进口部分是喇叭口,喇叭口的外缘与套管的外廓面对接,套管以射流管的喷水口为界分作两部分,套管的出口部分是混流管,混流管跟伴流道连通,伴流道的进水口是在套管的外廓面上。
本发明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
所述的套管,其进口部分是伴流管,导管的外壁面与伴流管共同构成伴流道,喇叭口的外缘与伴流管的前端共同构成伴流道的进水口。喇叭口的内外壁面能够减少水力损失,其外壁面能够产生推进力。
所述的喇叭口的内外壁面,它们之间是中空的或者是填充有低密度物质,如泡沫塑料。
所述的喇叭口,其外缘与套管的外壁面对接,在套管的外壁面上有伴流道的进水口。这样就能够促使进流不利干涉转变为进流有利干涉,而且能够使伴流道的弯道产生推进力。
所述的伴流道,是由伴流管独自构成的,伴流管具有弯管,导管穿过弯管。虽然这种伴流道的结构比较复杂,水力损失也稍大些,但是能够满足对伴流道的进水口进行定向布置的要求。弯管可以减少水力损失,其内壁面能够产生推进力。
所述的伴流道是由伴流管独自构成的,在伴流管的外侧,套管和导管之间是中空的或者是填充有低密度物质,如泡沫塑料。
所述的伴流道的进水口,有格栅。该格栅不仅有阻挡异物的作用,而且还有加强结构的作用。
所述的导管和套管,它们之间有相互连接的管支架。该支架有连接和固定作用
所述的导管,在喇叭口和射流管之间具有叶轮。导管和叶轮就组成了最简单的喷水推进器,如导管桨或泵喷推进器。
所述的导管,其内部有对叶轮及其驱动轴进行定位的轴支架。这样能够减少叶轮及其驱动轴的震动。
所述的喷水混流推进体,其外侧有体支架,用于喷水混流推进体与船体之间的连接、固定或定位。
所述的格栅或支架,其片体的横截面是流线型的。这样能够减少水力损失。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外挂式喷水混流推进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形成了有机统一的和大功高效的喷水混流推进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志伟,未经孙志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99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煮面的面线分离处理方法
- 下一篇:用于涡轮机的流体引导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