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使用芯片识别物品的防伪追踪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53918.6 | 申请日: | 2011-05-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3760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2-03-14 |
| 发明(设计)人: | 林加缪;徐良雨;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良雨;林加缪;周华 |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10010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使用 芯片 识别 物品 防伪 追踪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伪追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使用芯片识别物品的防伪追踪系统。
背景技术
防伪技术是指为了达到防伪目的而采取的措施,它是在一定范围内能准确鉴别真伪,并不易被仿制和复制的技术。简单的说就是防止仿造,仿冒的技术。
现有的防伪追踪产品从技术特征和功能进化角度划分,大致可以分为四类:激光防伪、数码防伪、条形码防伪追踪、RFID识别防伪追踪技术。对于激光防伪技术来说,由于用户没有辨认标签真假的能力,而且标签也易于伪造,因此在缺乏可对比性的情况下,60%的伪造品与100%的真品难以确认;其次是温变标签,虽然用户易于识别但也易于伪造;查询式数码防伪标签,用户可以通过电话、短信、互联网查询数码标签的真伪。但由于这类防伪的本质都是需要用户自行操作,程序上较为繁琐,一些不熟悉短信和上网的用户可能会因此而放弃。
二维条形码技术是近年来使用的越来越多的防伪技术,但由于二维条形码本身不具备太多的信息与价值,它的价值只有通过联网进行数据查询核对后,才显得有意义。现有的二维条形码防伪技术大多停留在简易的单个识别阶段,不具备联网查询功能。查询中心服务器也多数停留在公司自建阶段,不具备大规模联网查询能力。
RFID是一种新生的防伪追踪技术,在物流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现有RFID系统需采用专用读写设备且价格昂贵,不适宜于终端客户采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芯片识别与印刷贴标组合的物品追踪防伪系统,克服现有的各种物品防伪追踪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实现更方便易用的物品防伪追踪方法。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使用芯片识别物品的防伪追踪系统,该系统包括芯片、手机、印刷贴标、中心数据库服务器、物品信息数据库服务器,其中:
所述芯片固定于物品表面,并包括通用接口模块、内部存储器和微处理器模块,所述内部存储器中存储着物品识别信息,所述手机通过所述通用接口模块读取所述物品识别信息,所述物品识别信息与印刷贴标的信息相关联;
印刷贴标上印刷有可追踪识别物品的二维条形码和普通数字防伪码;
物品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生成所述二维条形码、普通数字防伪码以及对应的物品识别信息,将所述物品识别信息写入所述芯片内部,并将所述物品的相关信息通过网络传输到中心数据库服务器;
中心数据库服务器,通过网络与物品信息数据库服务器相连,存储所述物品的相关信息,接收由手机发送的物品识别信息中的标识信息并将相应物品的验证信息发送给手机;
手机,通过通用接口模块与芯片相连,读取芯片中内部存储器内保存的物品识别信息。
本发明提出的系统,所述内部存储器为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OTP ROM),该系统还包括专用芯片读写器,所述物品信息数据库服务器通过所述专用芯片读写器将物品识别信息写入所述芯片的内部存储器中,所述通用接口模块支持GSM信号。
本发明提出的系统,还包括中转站点,所述中转站点通过各自的专用芯片读写器写入物品追踪信息,每个中转站点有着对应的编号并和各自的专用芯片读写器绑定,中转站点将与所述追踪信息相关的数据实时传送至中心数据库服务器,并在物品信息数据库服务器上进行更新,终端用户使用手机发送所述标识信息至中心数据库服务器,并从中心数据库服务器中获取相应物品的追踪信息。
本发明提出的系统,其中终端用户在中心服务数据库上下载读取软件,通过手机读取芯片存储的所述标识信息,通过互联网将所述标识信息发送至中心数据库服务器,确定物品的真伪或获取该物品的追踪及生产信息。
本发明提出的系统,其中手机还可获取印刷标签表面的二维条形码或普通数字防伪码,并将获取到的相关信息通过互联网与中心数据库服务器中的信息进行比对,确定物品的真伪并获取该物品的追踪及生产信息;或者将获取到的相关信息与通过通用接口模块从芯片内获取的物品识别信息进行比对,以实现交叉比对。
本发明提出的系统,其中终端用户在查询商品真伪或获取追踪及生产信息时,短信提示终端用户扣费提示,在成功查询相关信息后,由通讯运行商代扣相关查询费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良雨;林加缪;周华,未经徐良雨;林加缪;周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539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壳体的制作方法及由该方法制得的壳体
- 下一篇:一种护理记录笔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