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泵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44693.8 | 申请日: | 2011-05-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8088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2-12-05 |
| 发明(设计)人: | 汪卫平;唐训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凯特泵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42 | 分类号: | F04D29/42 |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 地址: | 2425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泵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泵,具体讲就是耐腐蚀输送泵。
背景技术
泵送介质在工农业生产中极为普遍,作为泵来讲,为满足特定领域或要求的泵的结构也各有区别,尤其是特殊行业对泵自身的密封要求有时极为严格。有些技术领域需要泵送特殊成分的介质,如大型钢铁企业生产高档冷轧汽车用板材或高端硅钢板时需要泵送酸洗液,其成分为20%浓盐酸或氢氟酸等混合酸,温度为80℃-100℃,普通材料的金属泵无法使用,极少数特殊材料的金属泵勉强可以使用,但也因使用寿命短、成本高而无实际使用价值。有些方案考虑在金属壳体内部贴附一层耐腐蚀非金属材料构成泵体,由于压力和温度的影响,内外层材料具有显著区别的热膨胀性能,这样就极易出现内衬塑料与金属外壳的分层脱离,造成泵的损坏,如衬氟泵就极易造成泵的泄漏,不仅浪费了资源同时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使用可靠、寿命长,同时耐腐蚀、耐高温的泵。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泵,其特征在于:泵体由至少两个半体单元构成,所述的半体单元外部有间隔布置的夹板单元,夹板单元由连接件相连,夹板单元与半体单元之间构成轴向和/或径向约束,所述的半体单元围合而成的空腔容纳有与动力轴相连的泵叶,所述的空腔分别与进液孔和出液孔连通,所述的半体单元为耐腐蚀非金属材料。
上述方案中半体单元可以是轴向串联的两个以上的半体,也可以是周向顺序布置的半体单元,当然上述两种单元体也可以采用组合式,相应的对单元体的约束固定方式可以是轴向或径向约束,使半体单元连为一体,这样对半体单元来讲并未受到一个完整的壳体施予的约束,只是在其单元体的相互连接部位处有分离可能的自由度方向实施约束,在保证泵体的完整性已满足其密封性和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容许其在高温影响下其它非重要部位和/或方向有适当变形,这样不仅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耐腐蚀塑料内衬与壳体之间的分层现象的发生,同时可有效避免泄露的发生,确保密封的可靠性,同时由于半体单元选用耐腐蚀非金属材料,在保证耐腐蚀性能的前提具备成本低的显著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泵的泵体10由至少两个半体单元构成,所述的半体单元外部有间隔布置的夹板单元,夹板单元由连接件相连,夹板单元与半体单元之间构成轴向和/或径向约束,所述的半体单元围合而成的空腔10C容纳有与动力轴20相连的泵叶30,所述的空腔10C分别与进液孔和出液孔连通,所述的半体单元为耐腐蚀非金属材料。
所述的半体单元可以是轴向设置的半体结构,也可以采用周向分体顺序布置的结构形式,如哈夫式结构等,无论采用哪种结构板体单元形式,应当考虑对应的约束结构,而核心就是要避免采用一个整体约束的壳体,从而避免壳体与内衬塑料之间产生分层脱离现象导致泵体变形损坏、密封失效的现象。
图1给出了一种优选方案,即泵体10由前、后泵盖10A、10B两个半体单元沿轴向嵌入配合构成,前、后泵盖10A、10B的前后端面处设置有前、后夹板40、50构成的夹板单元,前、后夹板40、50由连接螺栓60连接。由于前、后泵盖10A、10B是采用轴向方向实施端面插接配合的,其分离方向当然也是轴向,为便于理解,此处的轴向指的是动力轴20的方向。当然,构成的夹板单元的前、后夹板40、50提供的约束方向也就是轴向。
构成泵体10的后泵盖10B与动力轴20之间设置机械密封组件,机械密封组件包括位于空腔10C一侧的主密封单元以及位于动力轴20的轴承座70一侧的水密封单元,两密封单元之间的后泵盖10B上的空腔部10b构成冷却通路。上述的主密封单元可以是现有技术中的机械密封,更好地是选择本申请提供的带有隔环结构的密封方案,隔环结构见另外的申请。水密封单元的设置是考虑到在高温环境使用时的冷却,即便是输送常温介质,也可以考虑采用本冷却回路的方案,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泵的使用寿命。
如图1所示,构成泵体10的前泵盖10A的后端设置成台阶孔状与后泵盖10B前端的台阶轴状的部位构成配合,且两者的配合处设置密封圈。这是一种结构合理、简单的前泵盖10A与后泵盖10B的连接方式,这种结构自身已经构成了径向定位与约束,有利于采用布置前、后夹板40、50的方式进行约束与连接。
构成进液孔、出液孔的管头由与前、后夹板40、50配合的定位板41、42实施固定。如图1所示,进液孔、出液孔的管头均是设置在前泵盖10A上的,为避免输液过程中出现位移或振动,提供定位板41、42对进液孔、出液孔的管头实施约束与固定。
所述的后泵盖10B后侧的后夹板50向后延伸并与动力轴20的轴承座70连为一体,这样的方案就保证了后夹板50与轴承座70的可靠连接,由于轴承座70可以方便地实现可靠的固定,这样经由前、后夹板40、50的作用就确保了泵体的可靠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凯特泵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凯特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446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荧光射灯
- 下一篇:油田大流量往复式注水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