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突变的检测方法及试剂盒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37819.9 申请日: 2011-05-25
公开(公告)号: CN102229989A 公开(公告)日: 2011-11-02
发明(设计)人: 李庆阁;胡思玉;陈晓云;付军;那巴古·耶罕姆 申请(专利权)人: 厦门大学;厦门致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12Q1/68 分类号: C12Q1/68;C12Q1/02;G01N21/64
代理公司: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 35200 代理人: 马应森;何加友
地址: 361005 *** 国省代码: 福建;3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结核 分枝杆菌 乙胺 丁醇 耐药 突变 检测 方法 试剂盒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结核分枝杆菌耐药突变的检测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突变的检测方法及试剂盒,该方法是一种基于双标记自淬灭探针的探针熔解曲线分析技术,用于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乙胺丁醇耐药突变。

背景技术

乙胺丁醇是治疗肺结核的药物之一,它是一种阿拉伯糖类似物,影响细胞壁分枝菌酸-阿拉伯半乳聚糖-白聚糖复合物形成,发挥抗分枝杆菌作用。据2000年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可知,乙胺丁醇的平均耐药率为1.3%。目前其耐药检测仍需进行培养和药敏实验确认,检测周期长,工作量大,且乙胺丁醇药敏结果符合率偏低(1、Johnson,R.,Jordaan,A.M.,Pretorius,L.,Engelke,E.,van der Spuy,G.,Kewley,C.,et al.Ethambutol resistance testing by mutation detection.Int J Tuberc Lung Dis.2006,10(1),68-73),这极不利于病情治疗及疫情控制。所以临床需更快、更准、更可靠的新方法。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发展,耐药机制及耐药的分子基础逐步被阐明,为各种方法的建立提供一个新的平台。

最近研究表明乙胺丁醇耐药与调控阿拉伯糖基转移酶表达的embABC操纵子基因突变有关,该操纵子由embA、embB及embC三个基因组成(2、Telenti,A.,Philipp,W.J.,Sreevatsan,S.,Bernasconi,C.,Stockbauer,K.E,Wieles,B.,et al.The emb operon,a gene cluster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involved in resistance to ethambutol.1997,Nat Med,3(5),567-570.),其中embB基因的突变是耐乙胺丁醇的主要分子机制,约47%~70%的耐乙胺丁醇菌株与embB基因突变有关(3、Lee,H.Y,Myoung,H.J.,Bang,H.E.,Bai,G.H.,Kim,S.J.,Kim,J.D.,et al.Mutations in the embB locus among Korean clinical isolate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resistant to ethambutol.2002,Yonsei Med J,43(1),59-64.),而其中55%的突变发生在embB 306密码子上,此外embB 406及embB 497(4、Ramaswamy,S.V.,Amin,A.G.,Goksel,S.,Stager,C.E,Dou,S.J.,El Sahly,H.,et al.Molecular genetic analysis of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 associated with ethambutol resistance in human isolate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2000,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44(2),326-336.)也是常见的突变位点。最新研究embB 368、embB 378及embB 380的突变与乙胺丁醇耐药有一定的联系(5、Srivastava,S.,Garg,A.,Ayyagafi,A.,Nyati,K.K.,Dhole,T.N.,&Dwivedi,S.K.Nucleotide polymorphism associated with ethambutol resistance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2006,Curr Microbiol,53(5),401-405.)。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厦门致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大学;厦门致善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3781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