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机械搅拌内循环树脂离子交换与吸附反应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25912.8 | 申请日: | 2011-05-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192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龙超;范俊;李爱民;双陈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C02F1/42 | 分类号: | C02F1/42;C02F1/2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 地址: | 21009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械 搅拌 循环 树脂 离子交换 吸附 反应器 | ||
1.一种机械搅拌内循环树脂离子交换与吸附反应器,其特征是:反应器主体(1)上部2/3~4/5为敞口圆柱体(3),下部1/5~1/3为锥体(2),锥体(2)坡度为30°±10°;反应器主体(1)中心设有钟罩形反应槽(4),钟罩形反应槽(4)内设有涡轮引水搅拌器(5);反应器主体(1)设有圆柱形导流板(9);反应器主体(1)的外壳与导流板(9)之间设置有集水堰(12)和斜管分离器(11);反应器主体(1)的外壳与导流板(9)之间下部设有环形树脂收集斗(10);反应器设有进水管(13),进水管(13)设在钟罩形反应槽(4)下部的圆台体区;出水管(14)设在集水堰(12)出水处;树脂移出管(16)分别连接形树脂收集斗(10)和树脂脱附槽(17),再生树脂回流管(15)通向钟罩形反应槽(4)下部的圆台体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搅拌内循环树脂离子交换与吸附反应器,其特征是钟罩形反应槽(4)为组合空心回转体,其轴心与反应器主体(1)一致,该钟罩形反应槽(4)上部1/3~1/2为空心圆柱体,下部1/2~2/3为空心圆台体结构;钟罩形反应槽(4)底端距反应器主体(1)底端0.2~0.8m,钟罩形反应槽(4)上端距反应器主体(1)顶端0.5~1.0m;空心圆柱体直径为反应器主体(1)外径的1/5~1/3,圆台体下端直径与空心圆柱体直径相同,圆台体上端直径为反应器主体(1)外径的1/4~1/2;空心圆柱体与圆台体之间设有隔水挡板,隔水挡板中心开孔,开孔直径为空心圆柱体直径的1/4~1/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机械搅拌内循环树脂离子交换与吸附反应器,其特征是钟罩形反应槽(4)中设置的涡轮引水搅拌器(5)由涡轮(7)、涡轮上部搅拌桨(8)以及涡轮下部搅拌桨(6)构成,搅拌器转速为2~50r/min;涡轮(7)直径为钟罩形反应槽(4)上部空心圆柱体横截面直径的1/4~1/3,涡轮(7)外缘线速度为0.1~1.5m/s;涡轮上部搅拌桨(8)和下部搅拌桨(6)均由2~6片桨叶组成,搅拌桨桨叶外缘线速度为0.2~2.0m/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搅拌内循环树脂离子交换与吸附反应器,其特征是导流板(9)为空心圆柱体,其轴心与反应器主体(1)一致,其直径为反应器主体(1)直径的1/2~3/4;导流板(9)上端与反应器主体(1)上端平齐,下端距反应器主体(1)底端1.5~2.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搅拌内循环树脂离子交换与吸附反应器,其特征是,集水堰(12)设置在反应器主体(1)的外壳与导流板(9)之间距顶端下方0.3~0.5m处,集水堰(12)由4~12组集水堰(12)组成,以轮辐形式安装于反应器主体(1)外壳与导流板(9)之间,集水堰(12)采用锯齿形集水堰或孔口集水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搅拌内循环树脂离子交换与吸附反应器,其特征是,斜管分离器(11)设置在反应器主体(1)的外壳与导流板(9)之间距顶端下方1.5~3.5m处,斜管分离器(11)由单孔直径50mm~80mm的斜管构成,斜管采用PP、UPVC、PE或玻璃钢材质中的一种,斜管倾角45°~60°,斜管管长0.8m~1.2m,斜管表面负荷3~6m3/(m2·h)。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械搅拌内循环树脂离子交换与吸附反应器,其特征是,环形树脂收集斗(10)底距反应器底部0.5~2.0m,环形树脂收集斗(10)的总高为0.5~1.0m,环形树脂收集斗(10)上部环直径为反应器主体(1)直径的1/8~1/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未经南京大学;南京大学盐城环保技术与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591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