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由糠醛渣和皂荚渣制备乳酸的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110125607.9 申请日: 2011-05-16
公开(公告)号: CN102181492A 公开(公告)日: 2011-09-14
发明(设计)人: 蒋建新;赵丹青;齐祥;朱莉伟;邓立红 申请(专利权)人: 北京林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P7/56 分类号: C12P7/56;C12R1/01
代理公司: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代理人: 王加岭;张庆敏
地址: 100083 *** 国省代码: 北京;1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糠醛 皂荚 制备 乳酸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质化学化工领域,具体涉及皂荚渣与糠醛渣制备乳酸的方法。

背景技术

乳酸又名α-羟基丙酸,分子式CH3CHOHCOOH,相对分子质量90.08,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有机酸,广泛存在于人体、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

乳酸通常是乳酸(C3H6O3)和乳酰乳酸(C6H10O5)的混合物,为无色透明或浅黄色糖浆状的粘性液,几乎无臭或微带有脂肪酸臭,味酸。

乳酸可分为工业级、食品级和药典级,其中:工业级的乳酸含量为50-90%;食品级的乳酸含量为80%以上;药典级的乳酸含量为85-90%。

乳酸在食品行业的应用,乳酸有很强的防腐保鲜功效,乳酸独特的酸味可增加食物的美味,可作为精心调配的软饮料和果汁的首选酸味剂,加入适量乳酸有利于提高啤酒质量,乳酸粉可用于各类糖果的上粉,作为粉状的酸味剂。乳酸在医药行业的应用,在病房、手术室、实验室等场所中采用乳酸蒸气消毒,在医药方面广泛用作防腐剂、载体剂、助溶剂、药物制剂等,聚乳酸可以抽成丝纺成线作为生物相容性手术缝线,乳酸可以直接配制成药物或制成乳酸盐使用。乳酸在化妆品工业的应用,L-乳酸被广泛用作许多护肤品的滋润剂,各种护发产品的pH调节剂,各种浴洗用品的保湿剂等。此外,乳酸在生物降解材料、卷烟行业、纺织行业、涂料墨水工业、制革工业、微电子工业和农业中都有应用。

乳酸的工业化生产主要有化学合成法、酶法和微生物发酵法,我国多采用发酵法为主。化学合成法由于所用的原料是乙醛和剧毒物质氢氰酸,使得合成法生产乳酸大大受到限制,此外其生产成本也较高;酶法生产乳酸虽然可以得到专一性旋光乳酸,但工艺比较复杂,该方法生产的乳酸能否应用到工业上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微生物发酵法生产乳酸,可通过菌种选育和培养条件的选择而得到具有专一性的L-乳酸、D-乳酸或DL-乳酸,完全可以满足聚乳酸的生产需求。

传统微生物发酵法所用的主要原料是淀粉类,成本较高,而且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会消耗大量粮食,加剧粮食与饲料资源的紧张状况。如果能采用价廉易得的木质纤维原料来生产,不仅能拓展其原料的来源、降低原料成本,而且对解决粮食危机和减少环境污染有积极意义,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亦十分明显。

以纤维为原料生物转化制备乳酸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其工业化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1)纤维素原料高效、低成本预处理技术;(2)纤维素酶消耗量大,酶使用成本高;(3)由于纤维质原料比容大,水解液糖浓度低,发酵液中产品乳酸浓度低;(4)纤维素原料的收集运输半径大,收购采集成本高。

目前,部分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进行了乳酸产品的中试生产,关于用玉米秸秆制备乳酸的报道有中国酿造第2008年第18期刊登的“玉米秸秆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的研究”,玉米秸秆底物浓度30g/100ml,产物中乳酸浓度为23.2g/l,乳酸产率为19.3%,乳酸产率低;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8年4期刊登的“玉米秸秆乳酸发酵残渣制取饲料的研究”中产物乳酸浓度13.7g/l,乳酸产率仅为17%,乳酸产率更低。由于秸秆具有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相互包裹的复杂结构并且纤维素本身存在稳定的结晶结构,在同步糖化发酵生产乳酸时利用纤维素酶难于降解纤维素,纤维素酶作用效率低,乳酸产率低,需要进行复杂的原料预处理。

皂荚树根系发达,耐旱节水,结实好,是营造农田防护林、水土保持林和城乡景观林的理想生态树种。陕西、河南、河北、四川有野生皂荚林,目前这些地区又发展了人工皂荚林,种植面积超过500,000亩。皂荚全果中种子含量15-30%,种子中富含优质多糖胶,其制备工艺已申报发明专利(CN03132340.5);荚果含量为70-85%,荚果中皂素含量20-35%,皂荚皂素可以采用无水乙醇法进行高效分离(CN0510011673.8)。分离提取皂素产生大量皂荚废渣,占皂荚果实的50%以上。此外,相关皂荚的30多项专利涉及直接利用皂荚原料或其水提取液复配中药、农药及洗涤用品(CN1424102A、CN1301533A、CN1060313C等),而关于提取皂素后的皂荚渣的利用未见有报道。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560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