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从甘蔗梢中提取氨基酸的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24263.X | 申请日: | 2011-05-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60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孙卫东;张业辉;朱蓉艳;牛丽;李军委;谢伟;张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C227/40 | 分类号: | C07C227/40;C07C229/36;C07D233/64;C07C229/26;C07C277/08;C07C279/14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翁建华 |
| 地址: | 530004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甘蔗 提取 氨基酸 方法 | ||
1.一种从甘蔗梢中提取氨基酸的方法,其特征是工艺步骤为:
步骤1对甘蔗梢压榨出的甘蔗梢汁,首先用真空抽滤除去汁中的泥土、蔗渣,再用活性炭静态吸附脱色,脱色时将原汁稀释50倍,pH为2~5、活性炭用量2~6g/100mL、吸附时间为50~150min、加热温度为50℃~90℃;
步骤2使用活性炭动态吸附蔗梢汁中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pH为5~6;再用氨水和乙醇从活性炭中动态洗脱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氨水的浓度为0.5~2.0mol/L,乙醇的浓度为30%~90%;
步骤3用离子交换吸附法分离碱性氨基酸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洗脱剂为以下五种中的一种或两种:NH4Cl、比例为1∶1的NH4Cl-NH3·H2O、NH3·H2O、比例为1∶1的NH4COOH-NH3·H2O和NH4COOH,流速为1~3mL/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甘蔗梢中提取氨基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所述的活性炭静态吸附脱色的pH为4,加热温度为80℃,吸附时间为75min,活性炭用量为4g/100mL。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甘蔗梢中提取氨基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所述的活性炭动态吸附酪氨酸和苯丙氨酸时,流速控制在1~1.5mL/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甘蔗梢中提取氨基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2所述的从活性炭中动态洗脱氨基酸时,先用蒸馏水洗柱,控制流速在2~3mL/min,至无茚三酮反应为止;然后用氨水洗脱,控制流速在2~3mL/min,分步收集,配合Pauly显色反应检查,合并酪氨酸显浅红色部分,得到酪氨酸洗脱液;再改用60%乙醇洗脱,至无茚三酮反应为止,得到苯丙氨酸洗脱液。
5.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从甘蔗梢中提取氨基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本发明的活性炭要经过预处理,用0.5mol/L的NaOH溶液、0.5mol/L HCL溶液、自来水与蒸馏水按顺序处理,洗净浸泡,待其pH值变为中性时将其烘干。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甘蔗梢中提取氨基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步骤3所述的分离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时,利用离子交换法从蔗梢汁溶液中提取的最佳上柱及洗脱流速为1mL/min;若需制备上述三种碱性氨基酸时,可分别用0.05mol/L、0.1mol/L、2mol/L的NH3·H2O洗脱:先用0.05mol/L氨水以流速为0.8-1.2mL/min洗脱,待流出约20mL实体积后,开始分步收集,每管10mL,共收集洗脱液86管。再用0.1mol/L氨水洗脱,洗脱至无茚三酮反应,最后用2mol/L氨水洗脱,洗至茚三酮反应检测基本上无显色为止,对收集洗脱液进行层析,层析2h后,利用pauly显色试剂检测和坂口试剂检测确定收集液组成,再进行结晶及重结晶得到精制的组氨酸、赖氨酸、精氨酸;若制备单一的精氨酸,采用NH4COOH和NH4COOH-NH3·H2O结合使用,首先用0.2mol/L的NH4COOH-NH3·H2O洗脱组氨酸、赖氨酸,洗至无茚三酮反应时,用去离子水洗至无COOH-,再用0.1mol/LNH3·H2O和1mol/LNH3·H2O相继洗脱,得单一的精氨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从甘蔗梢中提取氨基酸的方法,其特征是本发明离子交换树脂要经过预处理,将732阳离子树脂放入烧杯中,加入过量的蒸馏水浸泡24h,搅动树脂,除去悬浮的破碎树脂;然后,用2mol/L的HCl浸泡约3h,用蒸馏水洗至pH5~6,再用2mol/L的NaOH浸泡3h,用蒸馏水洗至pH5~6,最后用2mol/L的HCl作转型处理,用蒸馏水洗至中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426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层晶片中的沟槽结构
- 下一篇:直驱式丝网数控刮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