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电站SCD模型自动转换时的SCD迭代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110121648.0 | 申请日: | 2011-05-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853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蒋宏图;袁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许方 |
| 地址: | 211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电站 scd 模型 自动 转换 处理 方法 | ||
1.一种变电站SCD模型自动转换时的SCD迭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在SCD模型文件中,建立增量内容的描述;
2)在监控系统建立SCD变更模型,记录上一次导入模型时的关键信息;
3)模型转换时,分析变更的对象,再进行增量内容的迭代处理;
4)当模型导入结束后,从监控模型反查SCD模型,将冗余不用的数据删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SCD模型自动转换时的SCD迭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增量内容的描述包括:
对于二次设备,记录IED的变化,包括IED的Add、Update、Delete、Rename操作;
对于一次设备,记录间隔Bay的变化,包括间隔Bay的Add、Update 、Rename、Delete操作;
对于变电站STA、电压等级VOL、通信设置COM的变化,都记录他们的Add、Update、Rename、Delete操作;
对于每一次的SCD修改,都记录其版本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SCD模型自动转换时的SCD迭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2)包括:
①记录在迭代时不被覆盖的表名及其字段名;
②建立SCD版本信息,记录上一次导入的SCD版本信息,主要内容是:SCD版本号;
③建立SCD间隔表,记录上次导入时的所有间隔列表,包括间隔的名字、描述信息;
④建立间隔IED表,记录上次导入时的每个间隔管理的IED的名字、描述;
⑤建立间隔LN表,记录上次导入时的每个间隔关联的LN的名字、实例号信息,所属IED;
⑥建立IED数据集表,记录上次导入时的每个IED包含的数据集的名字;
⑦建立数据集对象表,记录上次导入时的每个数据集的名字、每条对象信息,所属IED;
⑧建立数据集RCB表,记录上次导入时的每个数据集RCB的名字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SCD模型自动转换时的SCD迭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分析变更的对象包括:
A)一次设备的变化对象,根据增量SCD内容的描述,确定变化对象;
B)对于二次设备,按照如下方法对任一间隔进行确定变化对象:
①根据SCD变化前后的间隔对象,分析出变更模型中的间隔对象;
②分析SCD中该间隔下关联的LN,并从变更模型中分析上次SCD管理的LN,确定变化的LN对象;
③对于每一个变更LN,可能的原因为:
LN名字变化了,如仅仅是实例号和前缀发生了变化,则视为名字变化,则为一个更新操作;
类型发生变化,则为删除和新建操作;
LN下的DO变了,则视为新建了一个信号对象;
根据IED的数据集表,确定LN的变化对象列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变电站SCD模型自动转换时的SCD迭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增量内容的迭代处理如下:
①业务上的同一记录,主键发生变化,人工编辑的字段信息要保留;当无人工编辑字段,无需关注,直接清理即可;
②主键作为另一个表的外键或隐含的关联,关联变化要处理,当无人工调整字段,无需关注,直接清理即可;
③SCD的LN删除操作或一、二次设备的关联变化,或导致的某些记录变为废弃记录,做相应的操作;
一、二次设备的关联变化分为如下几种情况:
某IED的LN关联的设备变化,从设备A转移到设备B,操作为:首先删除设备A下的该LN关联,然后添加设备B下的一条LN,并将该LN关联过来;
某设备对应的LN节点删除后,添加了一个其他类型的LN关联:首先删除设备A下的该LN关联,然后添加设备B下的一条LN,并将该LN关联过来;
两个一次设备关联的LN节点内容互换,相当于含义变化,导入的约束没有问题;
④通过人工添加的记录,不能因为导入而被清理掉;
⑤当表中记录不受上述任何一种情况的干扰,则无需特殊处理,导入前,直接清除所有记录,然后添加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2164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