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12519.5 | 申请日: | 2011-05-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085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淼 | 申请(专利权)人: | 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22 | 分类号: | H01L33/22;H01L33/32;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二极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发光二极管,包括:
衬底;
位于所述衬底上的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有源层以及p型半导体层;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形成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的粗化层,所述粗化层包括n型掺杂InAlGaN层、p型掺杂InAlGaN层或p/n共掺的InAlGaN层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n型掺杂InAlGaN层、p型掺杂InAlGaN层以及p/n共掺的InAlGaN层均具有粗化表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掺杂InAlGaN层为掺Si的InAlGaN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InAlGaN层为掺Mg的InAlGaN层。
4.一种发光二极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衬底上依次形成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有源层以及p型半导体层;
利用MOCVD工艺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形成粗化层,所述粗化层包括n型掺杂InAlGaN层、p型掺杂InAlGaN层以及p/n共掺的InAlGaN层中的一种或其组合,所述n型掺杂InAlGaN层、p型掺杂InAlGaN层以及p/n共掺的InAlGaN层均具有粗化表面;
其中,所述MOCVD工艺的温度为600~900℃,腔体压力为100~800mb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OCVD工艺采用N2和/或H2作为载气。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型掺杂InAlGaN层为掺Si的InAlGaN层。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型掺杂InAlGaN层为掺Mg的InAlGaN层。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二极管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有源层、p型半导体层以及粗化层是在同一腔室内形成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251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性纳米颗粒调剖堵水
- 下一篇:一种厌氧产沼气简易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