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织物前处理和染色一体化工艺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11551.1 | 申请日: | 2011-04-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220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刘德驹;陈宏武;张伟;张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D06M16/00 | 分类号: | D06M16/00;D06M13/256;D06M15/53;C12S11/00;D06P3/872;D06P3/85;D06P1/6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4005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织物 处理 染色 一体化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染整领域,具体是一种针织物前处理和染色一体化工艺。
背景技术
在当前染整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成本日益上涨,环境保护压力加大等大环境的影响下,作为能源高消耗、高污染的染整企业生存日益艰难,许多企业举步维艰,生产效益下降、环境污染加剧、资源浪费严重,在这种形式下,作为能源消耗低、生产效率高、环境污染小的各种“短流程”染整加工新工艺成为各染整行业专家努力追求的对象。
针织物传统的染整加工方法是采用前处理、染色两浴法,这种前处理、染色两浴法具有如下缺点:
一、染整步骤多,处理时间长,造成人工成本较高且生产效率较低;
二、用水量大、排污量大、用电量大、煤炭用量大,造成水费、排污费、电费和煤炭费用较高,总体能耗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水、节能、减排的针织物针织物前处理和染色一体化工艺。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常温下将生化精练剂和织物坯布投入水中,pH值6.5~7.5,浴比1∶10~30,快速升温至40~60℃,保温30~40min,加入计算好的染料和染色助剂,以每分钟1~2℃的速度升温到60~130℃,保温30~60min,降温,染后处理。
生化精练剂配方为:
其中所述浴比:织物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
其中所述o.w.f:对织物重。
其中中性果胶酶为苏柯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SUKAZYM-SUKAPec中性果胶酶;
其中中性纤维素酶为苏柯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SUKACell-N.CONC超浓缩中性酵素粉原酶;
其中中性木聚糖酶为苏柯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SUKAZYM-SUKAXy A/N酸性/中性木聚糖酶;
其中中性蛋白酶为苏柯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SUKAZYM-SUKAPro NE中性蛋白酶。
有益效果:
本工艺所用生化精练剂由生物酶制剂和环境友好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制成,该精练剂一方面避免了传统精练方法的高温、高碱、高污染、织物失重高、强度降低大的缺点,另一方面可以实现前处理和染色同浴进行,节省时间、水、电、蒸汽、煤炭,减少污水排放。
具体实施方法
实例1纯棉针织物的前处理和染色一体化工艺
工艺采用以下生化精练剂配方:
工艺为:常温下将生化精练剂和织物坯布投入水中,pH值6.5,浴比1∶15,快速升温至60℃,保温30min,加入Argazol Red N-SR(上海雅运)2%(o.w.f),硫酸钠60g/L,以每分钟2℃的速度升温到90℃,保温40min,降温,染后处理。
实例2棉50/天丝50混纺针织物的前处理和染色一体化工艺
工艺采用以下生化精练剂配方:
工艺为:常温下将生化精练剂和织物坯布投入水中,pH值6.5,浴比1∶30,快速升温至60℃,保温30min,加入Everzol藏青ED(台湾永光)5%(o.w.f),硫酸钠70g/L,30min后加入纯碱20g/L,保温30min,降温,染后处理。
实例3棉35/涤纶65混纺针织物的前处理和染色一体化工艺
工艺采用以下生化精练剂配方:
工艺为:常温下将生化精练剂和织物坯布投入水中,pH值7,浴比1∶20,快速升温至60℃,保温30min,加入活性染料Argazol Red NF-2G(上海雅运)1%(o.w.f)、分散染料ArtelonRed AQE(上海雅运)2%(o.w.f)、硫酸钠40g/L,以每分钟2℃的速度升温到130℃,保温30min,降温,染后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115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室内门
- 下一篇:一种抗菌肽载体的构建及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