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金属零部件用干膜润滑剂无效
| 申请号: | 201110109616.9 | 申请日: | 2011-04-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99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9-28 |
| 发明(设计)人: | 乔红斌;夏爱林;古绪鹏;陈翔;郑祎群;吴胜华;杨建国;伊廷峰;申再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N30/06 |
| 代理公司: | 马鞍山市金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11 | 代理人: | 周宗如 |
| 地址: | 243002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 零部件 用干膜 润滑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润滑剂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金属零部件的干膜润滑剂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干膜润滑是借助于粘结剂将固体润滑剂、耐磨添加剂等牢固地粘结在运动的摩擦表面上起耐磨润滑防护作用的一种技术,形成固体润滑干膜的材料称为干膜润滑剂。干膜润滑剂形成的干膜可以在干摩擦条件下起到固体润滑作用,也可与润滑油、脂、膏共用,还有防腐保护膜作用,同时也用于已被磨损的表面修补或表面防粘防污(垢)等。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机械、交通、石化、建筑、船舶、电子等工业部门的摩擦零件。
干膜润滑剂多采用类似于涂料的有机或无机粘结剂,添加各种辅助材料,包括固体润滑剂、耐磨添加剂、抗氧剂等,将这种干膜润滑剂通过喷涂、刷涂、浸涂等施工方法,在摩擦部件表面形成10~80μm厚的涂层,经一定温度固化形成干膜。
公开号为93115761.7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开式齿轮用磁性块状润滑油的配方及其制造方法,以沥青、机械油和二硫化钼粉末作为主要润滑剂,添加磁性载体四氧化三铁、降凝剂801、粘合剂环氧树酯、滑石粉等,其中降凝剂和粘合剂可用803和聚异丁烯代替,便于滴注式注油。公开号为200610039516.2和200710141551.X的发明专利制备了用于疏水磁性润滑轴承的疏水磁性润滑脂,首先制备出由纳米磁性粉体和基液构成的纳米磁性液体(磁流体),磁流体的纳米粉体采用软磁性微粉Fe3O4(四氧化三铁)或 MnZnFe2O4(锰锌铁氧体),磁流体的基液为疏水润滑油,然后添加稠化剂均匀混合得到疏水且具有磁性的润滑脂。同时将轴承外圈或轴承密封盖或轴承内圈设置为永磁体,或是在轴承密封盖的外表面上设置多个小磁铁块,使轴承形成一个闭合的磁路,同时在轴承的内腔中填充有处于磁场当中的疏水磁性润滑脂。公开号为201010563286.6的发明专利主要采用等离子体活化法制备双粒子纳米磁性润滑油。将五羰基铁和八羰基二钴在惰性气体保护及氨气通入状态下注入表面活性剂与载液的混合液,加热反应体系温度至80~90℃,启动直流高压,同时启动交流脉冲高压调控至7kV,脉冲频率为63kHz左右,对氨气进行等离子体活化,反应温度200℃左右,运行130~150min,然后在反应完成后,将反应体系冷却至40℃以下,收集产物。该专利主要针对原单微粒纳米磁性润滑油饱和磁化强度不高及纳米磁性微粒稳定性不好等原因,用亲磁能力强的Co粒子取代一部分Fe粒子,增强了磁性微粒的饱和磁化强度,磁性润滑油的饱和磁化强度也因此提高。上述四项发明主要针对流体润滑,通过添加磁性载体以充分发挥流体润滑剂的润滑性能。
公开号为200810117892.8的发明专利主要为一种用于油井管螺纹表面的单组分自润滑磁性涂料,涂料固化形成自润滑磁性涂层的油井管自润滑螺纹,自润滑磁性涂料按重量百分比为:成膜物质25~90%;固体润滑材料4~65%;助剂0~10%;溶剂0~70%;颜料0~10%;填料0~10%,磁性微粒1~5%;成膜物质为离聚物树脂与粘性树脂的混合物,离聚物树脂含量是两者总重量的5~45%;固体润滑材料为无机类富勒烯材料、层状化合物、具有六方晶体结构的稀土化合物的一种或几种;磁性微粒采用经过预处理的磁性微粒,粒度为1~5微米的FERRICON磁性微粒,加入磁性颗粒的目的主要是增加涂层的附着力,涂层主要提高螺纹的抵抗粘着磨损(粘扣)性能,该发明未提及耐磨添加剂,更未见提及耐磨添加剂的高分子包覆,同时未见应用于发生相对运动的金属件表面固体润滑涂膜。
综上所述,目前对于有机粘结干膜润滑剂的研究较少,而其极压抗磨性能亦需得到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性能大大提高,同时降低对于对摩面的划伤的干膜润滑剂及其使用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干膜润滑剂由固体润滑剂、耐磨添加剂、抗氧化剂、磁性添加剂以及粘结基体组成,按重量百分比计,其配比为:固体润滑剂10~55%,耐磨添加剂4~10%,分散剂0.2~5%,抗氧化剂2~6%,磁性添加剂0.5~2.5%,粘结基体35~80%。
固体润滑剂选用石墨、二硫化钼和二硫化钨的一种或几种,固体润滑剂颗粒平均粒径为6mm以下。石墨在空气和潮湿环境下润滑性能较好,二硫化钼在干燥和真空条件下的润滑性能优越,二硫化钨的极压抗磨性能和耐温性能优异,固体润滑剂的复配会产生较好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1101096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线拉丝机冷却液
- 下一篇:一种水平井分段压裂用暂堵剂及其制备方法





